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宝贵的机遇。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压力巨大,用水用地需求增加,各部门、各行业之间争地争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尖锐矛盾。但当前针对生态用水与生态用地的联合研究较少,不能很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本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水土资源状况,寻找水土资源利用存在问题;以水土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定量评估生态用水与生态用地的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协调程度;从保红线、保发展、留空间的角度,实施最严格的水土资源联合管理制度,克服生态用水与生态用地的分离管理模式。为保障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结合生态学、水资源学、系统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京津冀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成果如下: (1)京津冀地区生态用地评价 1990~2013年,生态用地数量整体增加,核心生态用地占全区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包括河流水系、湿地湖泊、自然保护区等,是维护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基础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0.76×106元,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损失,共减少0.94×106元;在空间分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向南—北—西方向扩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农地的大量减少以及林地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态效应。 (2)京津冀地区生态用水评价 阐述了生态用水的内涵及分类和核算方法,并选择京津冀的海河流域为案例研究区,进行流域自然陆地、河流、湿地、城市等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用水的核算。海河流域河流生态需水32亿m3,湿地生态需水为34亿m3,城市生态需水量11亿m3,总计生态需水占狭义水资源量的30%左右。 (3)京津冀地区生态用水与生态用地联合调控 在以上评估结果的支持下,从系统角度,在分析天津市水土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京津冀协同中的绿色大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主要集中在功能区划、综合规划、管理模式、空间预留、结构优化、价格调整等方面,以期推动京津冀协同过程中的绿色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