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泰国电影以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继日本、印度、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伊朗、韩国之后,亚洲电影的又一新兴代表。本论文拟梳理1950年代起至今泰国电影创作的发展脉络和审美演进,结合历史语境初步总结泰国电影的艺术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并尝试思考泰国民族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整体建构。本文把1950年代以来的泰国电影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围绕如何表达现实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从叙事手法、视听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代表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体现出的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对泰国电影美学观念构建的嬗变之路进行一次初步的梳理和归纳。第一个历史阶段是1950-1970年代。当时16毫米胶片是泰国电影的主流制作模式,现场配音则是电影放映的主要方式,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低成本类型片定义了泰国电影偏重乡村童话式的审美趣味。第二个历史阶段是1970-1990年代中期。经历政局动荡和经济起飞,泰国社会逐步从完全的农业社会向城市化过渡。反映在泰国电影中的社会思辨和审美追求实现了质的飞跃,现代化的电影思维与泰国古典审美范式找到了融合的模式,“哀而不伤”的乡愁情结成为泰国电影崛起于世界民族电影之林的标志。第三个历史阶段是1997年至今。随着泰国电影向城市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成功过渡,商业主流电影的类型创新异军突起。青春、恐怖、历史、犯罪等类型不断细分化,尤以喜剧元素与鬼片和青春片的嫁接最为成功。其鲜明的视听风格、独特的美感体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成为泰国电影融合本土文化精神与当代电影观念的范例。非主流电影的艺术创造则以其大胆的观念实验、多样的类型风格、深刻的文化思辨,逐步奠定并扩大在国内外主流影评界的影响力。泰国电影的崛起看似一蹴而就,但其20年来稳步提升的产业活力、艺术水平和文化影响证明了这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抛开硬件设施与国内外扶植资源的外部条件不谈,在创作观念上致力于找到文化价值观的共享空间,在尊重类型特征的前提下不断追求极致化的视听风格与引领性的观念表达,恐怕才是泰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是来自于内部的源动力。这对于华语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也许能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