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能技术被认为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继“采-发-输-配-用”五大环节后的第六大环节“储”。锂离子电池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兼具高比能量与高比功率等独特的性能优势,被认为最具前景的电池体系,已在移动通信、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电气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目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已从电池本体的小容量应用发展到大规模的系统建设应用,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储能装置的理想选择之一。本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分析锂电池的结构特点、工作机理,建立其准确的仿真模型,设计锂电储能并网系统,研究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结构特点、工作特性和运行机理,在充分研究电池建模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化学机理和外特性等效电路两方面的建模工作。其中电化学建模方面,经适当假设、合理简化,提出了平均浓度建模方法,建立了具有机理性、不失准确性、兼具简易性和通用性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平均模型”。等效电路建模方面,依托公认效果最好的混合电路模型,进一步完善、创新,形成了由电压响应模型和容量预测模型联合组成的新型的综合等效电路模型。其中电压响应模型充分考虑了SoC、温度、电流倍率等影响,同时建立了锂电池通用的热力电路模型;容量预测模型充分结合电化学理论,实现了存储容量衰减、循环容量衰减和电流动态效应三方面联合建模,给出了对应的实验方法和参数辨识步骤。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均实现了应有功能、达到了预期效果。在电池模型基础上,继而对锂电储能并网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并网拓扑的分析与建模、新型LCL三阶滤波器的设计与计算、控制策略的选择与应用等。实现了锂电储能用于平滑/平抑波动功率的PQ实时功率控制策略和维持稳定的V/f下垂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基于能量约束的锂电储能系统控制流程。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微网储能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锂电并网拓扑、滤波结构及相关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奠定了锂电储能应于电力系统的基础。最后仿真研究了锂电储能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根据电池基本模型适当修正、调整,结合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电压变换和功率分布等数学关系,建立了储能逆变系统的等效电路,进而依据控制理论形成了适于稳定研究的线性增量模型。然后分别建立了接入锂电储能的单机无穷大和两区域互联系统模型,验证仿真了锂电储能对功角稳定和频率稳定的影响效果,并定性讨论了容量的配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