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P16/Ki67双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我国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临床上采用三阶段的筛查方法(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已取得了很好的效应,但每个筛查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有时并不能有效判断宫颈疾病的转归。本研究通过检测液基细胞平台上检测P16/Ki67双染的表达情况,探讨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患者筛查、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细胞室2014年至2015年存档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107例,所有标本均行HPV检测+LCT细胞学检测+P16/Ki67双染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液基薄层(LCT)细胞学检测以及P16 Ki67双染检测的筛查效果。 结果:在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HPV检测和P16/Ki67双染的敏感性分别为84.8%和82.6%,特异性分别为52.4%和95.2%,L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7%和66.7%;P16/Ki67双染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88.4%,HPV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52.7%,阴性预测值为78.8%。 结论:对于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双染与HPV检测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前者特异性更高;对于检测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双染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检测。 第二部分P16及Ki67在宫颈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 背景与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诊断目前是通过HE染色由病理医生完成,诊断过程的主观性本质以及病例的组织学特征不明显或形态学特征模糊都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在高级别病变诊断中,存在组织学陷阱而导致误诊,而在低级别病变诊断中,也缺乏对疾病转归的有效预测。本次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和Ki67在宫颈活检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和Ki67两个标记物在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细胞室2013年一月至2013年六月的宫颈活检组织标本193例,所有标本均行P16及Ki67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活检后的宫颈LEEP病理结果,探讨P16及Ki67检测在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 结果:P16在低级别组中,阳性检出率为16.6%;高级别组阳性检出率92.5%;在低级别组中,Ki67阳性检出率为24.6%;高级别组阳性检出率97%;在低级别组中,同时表达P16及Ki67的阳性率为11.9%;在高级别组中,同时表达P16及Ki67的阳性率为92.5%;P16表达在宫颈低级别病变中检测高级别CIN的阳性预测值为61.1%,阴性预测值为97.2%;P16及Ki67同时表达的阳性预测值为73.3%,阴性预测值为97.3%。 结论:P16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中,是相当可靠的指标,在高级别CIN的诊断中联合应用P16和Ki67,可以减少因某些组织学形态类似高级别CIN的病例给诊断带来的困难,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低级别CIN的诊断中,联合应用P16和Ki67则能通过其阴性结果,排除高级别CIN的可能,从而为阴道镜检查后病人的分流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 第三部分综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4万。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资料已证明宫颈CIN发展为浸润癌需10~15年,尽早筛查、及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准确分级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是防止宫颈癌、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应用“三阶梯”诊断程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癌前病变的基本原则与标准程序。尽管“三阶段”诊查程序取得了很好的筛查效应,但局限性任然存在。寻找合适的能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转归的标记物,对宫颈癌的防止意义重大。 P16基因是一种新型抑癌基因,作为辅助诊断标志物可以有效的区分出 CIN病变。用P16免疫组化染色,提高宫颈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和病理医师之间诊断的一致性。Ki67抗原是一种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Ki67增殖指数是CIN的一个灵敏标记物,CIN级别越高,细胞增殖越活跃,Ki67表达越强。Ki67也是一个与HPV相关的宫颈肿瘤标志物,可用作具有宫颈癌高危因素人群的筛查。 基于液基细胞平台的P16/Ki67细胞双染是最新的宫颈癌筛查技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开展,在西方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中正实,与其他筛查指标相比,P16/ Ki67细胞双染有着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够有效的预测宫颈病变的转归,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P16/Ki-67双染在中国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应该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