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用坚强内固定的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O)联合术前建立模型、制作咬合导板及术后正畸治疗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trusion, MP),患者硬软组织及咬合关系在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束后的改变,丰富手术优先治疗下颌前突的相关内容,为临床应用及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采集20位(女性11位,男性9位;18岁一27岁,平均年龄20岁;自2011年至201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诊断为下颌前突,并实施术前建立模型、制作咬合导板、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小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术及术后正畸治疗的患者,20位患者均未实施鼻部整形术或颏部整形术。排除任何合并先天性颅颌面畸形或综合征的患者,唇腭裂患者亦排除在外。所有20位患者接受术后正畸治疗,但均未接受术前正畸治疗。术前建立模型、制作咬合导板并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术后正畸治疗结束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对所获得X线片使用分析法进行标记测量,并与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位患者接受术前建立模型及制作咬合导板、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小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术、术后正畸治疗。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和骨坏死。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束后硬软组织及咬合关系参数的重要改变表现:1_-1-°,OP-SN°,Gome-FH°, l.-AP (mm), Ns-Sn-Pos °, Ns-Prn-Pos ° (P<0.05); SNB°, SND°, ANB°,1_-NA°, 1_-NA(mm), 1--NB(mm),1--NB° Po-NB(mm), NA-PA°, AB-NP°,1--OP°, Ui-E(mm), and S-N’-B’ ° (P<0.001); SNA°, GoGn-SN°,SE(mm), NP-FH°, SGn-FH°,OP-FH°,1--MP°,Li-E(mm) (P>0.05);咬合关系由反覆(?)、反覆盖改变为正覆(?)、正覆盖;咬合关系由近中咬合关系改变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沟。结论:术后随访10-12个月,所有患者最终获得良好的面部外形美观及咬合关系,无明显的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异常。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是常见的正颌外科手术,尽管伴有软组织撕裂、下颌骨骨折或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但该手术操作联合术前建立模型、制作咬合导板及术后正畸治疗下颌前突仍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中发现精确的术前模型设计及咬合导板制作联合术后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外形美观及咬合关系。随着CAD/CAM技术和正畸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正颌手术操作的简便性和准确性,使其越来越多地适用于下颌前突患者,以获得良好的面部外形美观及咬合关系,提高患者咀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