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三种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dnmt3基因表达模式初步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Wolf和Quimby在1962年建立第一个永生细胞系,即虹鳟鱼(Onchorynchus mykiss)性腺细胞系RTG-2,随后越来越多的鱼类细胞系被陆续建立。截止到2011年,全世界报道的鱼类细胞系已有275株,但性腺来源的体细胞系和肌肉来源细胞系十分稀少。鱼类性腺体细胞主要包括卵巢的间质细胞、颗粒细胞和鞘膜细胞,以及精巢的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等。性腺体细胞系对于生殖细胞正常的分裂、分化和性腺组织的结构组成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对于生殖干细胞研究的热潮,使得性腺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成为发展必然。肌肉是鱼类主要的食用组织,而肌肉细胞系的建立则为进一步研究鱼类肌肉的生长、分化和发育提供了平台,也有助于养殖鱼类快速生长发育机制的研究和应用。鱼类细胞系已广泛应用于病毒学、遗传学、基因调控和功能分析、生理学、内分泌学、资源保护等领域。因此,开展鱼类细胞培养及细胞系建立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鱼类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机制研究一直是热点,而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对其调控作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海水鱼还是淡水鱼中,对于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nmt3的研究十分匮乏,环境因子如温度、外源激素等对于甲基化模式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而dmrt1基因被认为是迄今唯一保守的性别相关基因,近年来其在各种鱼类雌雄个体差异表达谱研究较多,但其甲基化表观遗传修饰在性腺分化中的研究报道还很薄弱。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名贵的海产养殖品种,在相同养殖成本下,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生长快、体积大,因而其性别决定和分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性腺细胞系,其性别相关形成机制尤其是细胞水平的机理几乎还是空白。且研究证明褐牙鲆三倍体生长明显快于二倍体,2010年已成功实现褐牙鲆三倍体诱导并达到批量化,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褐牙鲆三倍体肌肉生长发育机制的任何研究进展,更没有褐牙鲆三倍体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任何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建立、鉴定了褐牙鲆精巢、卵巢、三倍体褐牙鲆肌肉3个细胞系,并分别对其进行外源质粒转染,以期将这3种细胞系作为体外遗传操作模型运用于外源基因载体的应用研究。同时,克隆得到褐牙鲆甲基转移酶基因dnmt3a和dnmt3b的cDNA全长。利用雌核发育褐牙鲆幼鱼为材料,通过28oC、雌二醇处理,获得遗传雌性(XX)表型雄性或雌性的褐牙鲆。之后检测了dnmt3a和dnmt3b保守区域与dmrt1在雌二醇刺激和性逆转褐牙鲆的表达关联,以期探讨甲基化作用对雄性相关基因dmrt1的调控作用。具体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褐牙鲆精巢细胞系、卵巢细胞系,分别命名为POSC和POOC,目前分别传代到55代和34代。两细胞系都用DMEM/F12基本培养基,FBS添加量为20%,对于EGF生长因子POSC添加15 ng/ml,POOC添加20 ng/ml。POSC和POOC主要细胞类型均为成纤维样;线粒体707bp COI序列分析结果与NCBI褐牙鲆COI序列一致性为99%,证明2种细胞系均来自于褐牙鲆;染色体分析显示POSC和POOC染色体众数都为48,都具有褐牙鲆正常二倍体核型;精巢支持细胞特异抗体Fas-L免疫组化实验证明POSC主要为精巢支持细胞,POOC对卵巢间质特异抗体P450SCC和3β-HSD反应呈现阳性,证明POOC为卵巢间质细胞;脂质体2000分别成功将pEGFP-N3转染到POSC和POOC细胞系,转染效率分别为10%和15%,说明2种细胞系均适宜作为有效的外源基因转化载体,都有望应用于体外遗传操作。三倍体褐牙鲆骨骼肌肌肉细胞系命名为POMSCS(3n),经过一年的时间目前已传代66代。POMSCS(3n)适宜的生长培养基为MEM,添加20%FBS。其细胞类型主要为梭形或纺锤体样;染色体分析显示POMSCS(3n)的染色体众数为72,具有褐牙鲆正常三倍体核型;肌卫星特异标记基因pax7b RT-PCR扩增和Desmin特异抗体免疫组化实验均证明POMSCS(3n)为骨骼肌肌卫星细胞;通过利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DM诱导POMSCS(3n)细胞分化,再利用DAPI染核发现,分化组(DM培养基)相对于对照组(GM培养基)含有较多的2核甚至3-4核的多核纤维样细胞,证实POMSCS(3n)细胞具有分化潜能,且分化能力强;同样脂质体2000成功将pEGFP-N3转染到该细胞系,转染效率高达20%,说明该细胞系适宜成为有效的外源基因载体,有望成为遗传操作的有利工具。克隆获得褐牙鲆dnmt3a和dnmt3b基因cDNA全长,分别得到dnmt3a基因4个转录本,dnmt3b基因3个转录本,转录本之间相似性较高,都具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PWWP。以雌核发育褐牙鲆幼鱼为材料,通过雌二醇(E2)和高温28oC处理分别得到100%遗传雌表型雌褐牙鲆和100%遗传雌表型雄性逆转褐牙鲆,与预期结果一致。分析E2处理和28oC处理条件下,dmrt1与dnmt3a和dnmt3b表达模式,发现dmrt1与dnmt3a和dnmt3b表达有关联,且dnmt3a与dmrt1关系更为密切,暗示雄性相关基因dmrt1基因表达受甲基转移酶影响,进一步推测褐牙鲆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受甲基化作用调控。
其他文献
三尖瓣返流的诊断难度较大,尤其是定量诊断尚缺少可靠的标准,各种检查方法均有其可行性和局限性。近年来,有非创伤性检查替代创伤性检查的趋势。本文着重介绍了三尖瓣返流的
针对深空探测中的多普勒观测资料的单程和三程模式,分别给出了瞬时和积分的观测模型,双程多普勒观测模型是三程模式的一个特殊情况。通过比较瞬时和积分多普勒的差异,推断在
如何将期望控制指令动态地分配到冗余配置的推力器系统成为航天器控制算法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推力器冗余配置的航天器控制分配问题进行初步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
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比赛以其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竞争性、发展性的特点,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合作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肺炎丝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侵害羊的肺脏组织,因此又被称为烂肺病。临床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导致羊出现咳嗽
基于θ-D方法研究了视线坐标系内带有方位角约束的自主交会控制问题。根据轨道坐标系相对运动模型,建立视线相对动力学模型。针对该模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采用θ-D次优
取样头和岩石接触问题与月壤取样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基于小型卷簧式月壤取样器的柔性取样臂结构,提出了振动取样法:在取样过程中采集振动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与分析,达到对取样
机械化采棉,是减轻手工采收强度缓解劳动力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8年来农一师一团大面积机械采收推广应用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除了经济因素外,棉花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还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