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地处祖国边疆,从人文结构上看,汉文化、藏文化、东南亚各民族几大文化群落东行西向、南迁北走、相互融合、构成分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剖面。从地理结构上看,其地理地貌复杂多样,在空间坐标上东接黔桂、北接川藏、西邻印缅老越诸国,更以特殊的“山地”和“坝子”地形,将其切分成若干个“文化圈”,更为重要的是:从远古时代起,高原上就有古氐羌系统、古百越系统、古百濮系统以及古苗-盘瓠系统各族群在此居住,经过历史的分化、融合,云南逐渐成为目前拥有26个民族聚居、社会和谐发展的行政区域。从而构成了一体多元、文化荟萃的独特景观,模塑了一方水土中民众不经意的文化尊严。云南是我国原住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也是单一省区中独有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几乎占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一半,其族源复杂、原生社会形态多样,自然地理环境特殊,不仅音乐形态千姿百态,音乐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也十分紧密而独特,仅从以上立场出发,本选题的个案研究,就可以此文化心理与地缘关系为基础,探测云南音乐学术延展的轨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个物质世界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曲折地向前发展的永无止境的客观过程。本文拟从建国初期入手,开展对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历时梳理,依托横向的学术观点,努力将地方历史脉络与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一种缝合,从时间文化大背景之下,对云南各个时期音乐学术研究的成果进行一种归纳和总结,特别是把研究的目光投放到学术得以代代传承的“人”的身上开展研究,由此,成为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作为一种写作架构,文章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云南省文化厅音乐工作室从无到有的开拓写起,说明只有在新的时代,作为“社会公器”,音乐学术才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建国后的十七年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有了开拓性的成果并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文革时期,虽然社会生活受到极大的冲击,但由于音乐的感性材料具有直接深入人心的独特特征,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传达着政府的方针政策,因此,音乐的舞台实践与学术活动却在根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由于倡导“与工农兵结合”的文化导向,艺术家深入生活成为常态,因而加强了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感性了解,促进了学术书写;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文化政策更加开放,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送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internet从此进入中国,国外新的学术研究方法渐渐引入:从1970年代的比较音乐学、到1980年代的民族音乐学、再到1990年代的音乐人类学,以及西方的各种哲学方法等,促进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渐渐蓬勃发展的速度。正式这种硕果累累的风景,成为笔者选题的重要动力。全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结语七个部分组成。绪论探测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从无到有的开拓、直到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在这里,笔者对云南音乐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做了大致梳理,从整体上把握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在特殊时代社会大背景下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厘清了材料来源,设定了研究的路径和关注的方法。第一章分四节内容,建国后,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音乐的学术研究成为国家公器的有机构成,文本摹绘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发端,以省文化厅音乐工作室的同志们的开拓到省内各州市群艺馆的陆续建立,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的保障。第二章从省内各高校音乐学科的陆续建立并完善的历史脉络,关注了高等院校音乐学科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对相关高校教师的音乐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章着重论述了省内专业性音乐学术机构的学术成果,由此,二、三章构成了有机的联系,高校音乐办学机构与政府事业单位齐头并进,共同推动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大好局面。第四章对省内第一个社会音乐学术组织的成立—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开展的相关工作的叙事,并对省内音乐学术活动日益繁盛进行了论述。结语部分总结了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立足“文化的心态”指出,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繁荣是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化政策开明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