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叶含有多种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成分,已开发利用形成重要产业。银杏雄株叶片尤具开发利用价值。银杏叶中含有银杏酚酸类化合物,其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的衍生物,具有生物学毒性,有抗炎、抗过敏、抑菌及防治病虫害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叶提取制剂(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中的限制性成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银杏叶及EGB生产与出口国,需要提高EGB加工原材料产品的质量及研究银杏酚酸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效率高的技术与方法。本研究连续两年在不同时期采集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生长条件一致的银杏雄株不同部位叶片,分别测定其叶面积、厚度及SLW,经乙醇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波提取次数等最佳处理组合方法提取,再经萃取、吸附、纯化等,分别采用UV和HPLC等方法检测分析了不同处理叶片的银杏酸(C15∶1)、白果亚酸(C13∶0)和氢化白果酸(C15∶0)含量,旨在明确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银杏酚酸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技术,并优选出低酚酸成分的银杏雄株。本研究取得的结果主要有:1、经正交试验设计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的提取处理,80%浓度的乙醇溶液、料液比1∶7、超声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2次(A1B2C2)的处理组合提取效率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合提取效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UV检测的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含量,是HPLC检测的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的1.6倍,两者间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191**、0.9225** ,达到显著水平。生产中提取银杏叶片中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后,可经简便的UV检测其含量,预测银杏叶片产品中的酚酸含量水平;3、银杏雄株叶片中银杏酸与白果亚酸、银杏酸与氢化白果酸、白果亚酸与氢化白果酸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7**、0.9191**和0.8325**,达到极显著水平。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由6月15日到10月15日的9个时期的变化中, 6月15日和9月15日的含量最高,8月1日、8月15日的含量最低,与其它时期取样叶片的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银杏酚酸苯环上六位取代基上碳原子数及单双键的不同的三种银杏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于一致;4、银杏雄株长枝与短枝叶片中的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1:1.004、1:1.005和1:1.001,表现出长枝叶片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低于短枝叶片的含量;5、银杏雄株叶片中的银杏酸含量与叶片面积、叶片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27**和-0.65851**,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大,其酚酸类物质的含量相应较低;6、银杏雄株叶片中银杏酸类的含量与总黄酮苷元的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7573**,表现出叶片中黄酮苷元的含量越高,其银杏酸类的含量越低。生产中选择高含量黄酮苷元的银杏叶片产品时,则标志着其银杏酸类的含量亦相对较低;7、根据银杏雄株叶片不同时期的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的差异分析及其与黄酮苷元含量的相关分析,本研究地区银杏雄株采叶应在8月上、中旬,此时的叶片中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的含量分别为1.3817%、0.5361%和0.3577%,黄酮苷元含量为1.7231%;8、本研究条件下,供试9株银杏雄株间叶片的银杏酸、白果亚酸和氢化白果酸含量差异显著,1 - 3的银杏酸类含量为1.4040%,不仅低于平均水平,而且能够使EGB中银杏酚酸类含量低于4.3875μg/g,可作为低酚酸银杏雄株供进一步试验研究,以决选出低酚酸银杏雄株。上述研究结果为我国银杏叶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优化配置及EGB生产中银杏酚酸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为促进我国银杏叶及EGB产品的创汇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