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和团体心理干预方法,探索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理痛苦、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开放对照实验设计,由经过心理知识培训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将收集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采集访谈,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团体心理干预模式,个体化心理干预包括倾听技术、认知行为干预、冥想放松训练、运动与饮食策略。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期间,个体化心理干预从化疗第一天开始,心理干预者连续干预5天,每天一次,并布置家庭作业,每次40~50分钟,其余时间督促患者自我训练,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第二周期化疗期间重复第一周期的个体化心理干预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包括8个主题活动,从化疗第一周开始,连续干预8周,每周一次,每次一个主题,每次50~60分钟,每个团体治疗小组由8~10个人组成,其中2人是心理干预者,其余是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患者,研究期间不进行心理干预,仅在入院后第二天常规宣教。 对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分别进行基线和常规治疗2周期后评分。心理干预组入院接受访谈后当天及综合心理干预8周后当周,填写调查问卷及评分;对照组入院后第二天,及化疗2周期后(第8周)填写调查问卷及评分。访谈护士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教会患者填写量表。 结果: 1、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28例,根据自愿的原则随机入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4人,其中男27人,女37人,年龄均值51.83±8.89;肺癌患者25例,乳腺癌13例,大肠癌7例,其他19例。干预组64人,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均值50.38±9.31;肺癌患者20例,乳腺癌24例,大肠癌8例,其他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疾病分期、教育程度、经济状况、饮酒史和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支付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P=0.02)。8周末复评空白对照组剔除6例,心理干预组剔除2例。 2、两组干预前心理问题比较: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照组DT均值3.61±2.00,干预组3.91±2.37(t=-0.07,P=0.45);抑郁:对照组均值45.96±11.71,干预组49.10±14.40(t=-1.36,P=0.18);焦虑:对照组均值41.04±9.92,干预组44.04±11.06(t=-1.62,P=0.11),两组干预前患者心里痛苦、抑郁、焦虑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14个领域均无显著性差异。 3、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结果比较:DT(t=2.89,P=0.005)、抑郁(t=2.32,P=0.022)、焦虑(t=2.89,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气促(Z=-2.676,P=0.007)、腹泻(Z=-2.064,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干预组综合心理干预前后结果比较:DT(t=4.08,P=0.000)、抑郁(t=4.98,P=0.000)、焦虑(t=5.36,P=0.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中角色功能(Z=-3.819,P=0.000)、认知功能(Z=-2.357,P=0.018)、疲倦(Z=-2.438,P=0.015)、疼痛(Z=-2.066,P=0.039)、食欲丧失(Z=-2.171,P=0.030) 5、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均值差值与干预组干预前后均值差值比较:对照组DT差值-0.53±1.14,干预组差值-1.26±2.43(t=2.06,P=0.041);对照组SDS差值-3.02±8.29,干预组差值-7.03±11.55(t=2.32,P=0.022);对照组SAS差值-2.87±6.49,干预组差值-5.91±8.67(t=2.16,P=0.033),两组比较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干预前后差异明显。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中,认知功能对照组差值-2.30±20.65,干预组差值5.65±17.06(Z=-2.294,P=0.022),对照组食欲丧失差值6.90±27.04,干预组差值-8.07±28.75(Z=-2.880,P=0.004),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差值0.57±17.30,干预组差值8.33±21.34(Z=-2.534,P=0.01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认知功能、整体生活质量、食欲丧失症状有显著性改善。干预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疲倦、疼痛、气促、失眠方面,症状领域分值下降,功能领域分值上升,说明干预组多数领域生命质量有上升的趋势,体现在整体生命质量状况评分中。 结论: 1、化疗前的健康教育与规范的化疗也可使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 2、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患者化疗过程中总体生命质量有明显提高,多数领域生命质量有上升的趋势。 3、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比单纯实施健康教育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总体生命质量改善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