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Fe-Ga磁致伸缩合金物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e-Ga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磁致伸缩材料,是近年来继Tb-Dy-Fe之后的又一种磁致伸缩智能功能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此种新型磁致伸缩合金,意图找出该合金的特殊性质、形成机制和其他相关物理性能,并尝试改善其部分应用特性,探索出新的铁基磁致伸缩材料。本文对Fe(100-x) Gax (x=16、17、18、19、20)、三元Fe82Ga(18-x)Mnx (x=3、5、7、9)与Fe82Ga (18-x)Al(x=3、5、7、9)系列合金进行研究,实验得出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元素Ga的添加并未改变合金的结构,仍为无序的BCC结构。Ga原子先填充(110)方向,此时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随着G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Ga含量为18at%时(110)方向达到饱和,此时合金磁致伸缩系数达到最大值;再添加时Ga原子开始在(200)方向添加,此时磁致伸缩系数随着G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Ga元素的添加破坏晶格内部结构,当Ga原子含量增加时,合金中的一些小型缺陷合并形成较大的自由空间;合金中的适当的缺陷浓度和大小对合金的磁畴有一定的钉扎作用,可以提高合金的磁化强度。Fe-Ga合金中Ga原子含量为18at%时是各性能变化点,此时晶格间距最大,其值为2.8856A,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其值为177.4Am2/kg,合金的磁致伸缩值达到最大值为47.08ppm,样品磁化强度达到饱和所需的外加磁场最小,其值为51060e。合金的硬度随着Ga含量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合金的维氏硬度在Ga含量低于20at%时区别不大,当Ga浓度达到20at%后有了明显提升。(2)Mn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合金的结构,仍为无序的BCC结构,Mn元素的掺杂使得合金内部小型缺陷增加,空位空间减小。Mn元素的掺杂使得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维氏硬度、磁致伸缩系数进一步减小。当Mn原子的浓度达到9at%时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急剧减小,为123.28Am2/kg。当Mn原子含量为5at%时合金的硬度最小,为216.5kgf/mm2,磁致伸缩系数最小为27.11ppm。(3)Al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合金的结构,仍为无序的BCC结构,Al元素的掺杂使得合金内部的空位空间增大;A1元素的添加对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作用不明显,但使得合金的维氏硬度、磁致伸缩系数进一步减小。当A1原子含量为3at%饱和磁化强度最大,为198.86Am2/kg,磁致伸缩系数最小为13.79ppm;当A1含量为7at%时合金的硬度最小为230.2kgf/mm2。
其他文献
由于量子点具有独特的量子效应和优越的光谱特性,其在光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已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把量子点掺杂入空心石英光纤中,制备成量子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输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基于实空间电荷转移模型和分立漂移理论模型研究了外场下半导体异质结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主要结论有:
碳纳米管具有许多优秀的特性,其中场致电子发射特性一直吸引着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兴趣。优越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使碳纳米管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它可以用作电子发射源
重离子碰撞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模拟对研究中能区多重碎裂过程及库仑位垒附近的熔合反应的反应机制都至关重要。发展微观动力学模型来模拟中低能重离子核反应,探索反应的微观动力
为探讨根际供水状况与姜叶片需光特性的关系,通过模拟干旱与遮光(50%)交互处理,研究了自然光照正常供水(T1)、遮光正常供水(T2)、自然光照干旱(T3)、遮光干旱(T4)等对姜叶片
以Y2O3、Al2O3、CeO2和Sm203等纳米粉末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浓度掺杂的(Ce,Sm):YAG陶瓷料棒,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YAG陶瓷料棒致密度的影响。采用光学浮区法,生长出不同掺杂浓度的(Ce,Sm):YAG荧光晶体。以XRD、SEM等手段表征其微观结构;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Ce,Sm):YAG晶体的吸收光谱和光学透过率;用光致发光光谱仪(PL)测试了其荧光光
本文首先测量了NLBO晶体在紫外-可见-红外波段的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并计算得到在上述波段的吸收光谱。样品在红外-可见-紫外波段,即波长在400nm~2000nm范围内,透光性能良好,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进行研究。一、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的薄膜。用XRD对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用SEM、FESEM和AFM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果显示,在光滑的Si(100)、Si(111)和不锈钢上LiCoO_2均沿c轴择优生长;激光脉冲频率和衬底温度是影响晶粒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在较大的脉冲频率(3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