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管理体系是对能量平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管理、用能设备管理等一系列传统能源管理方法的综合,也是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发展。能源管理体系在欧、美、日等国的运行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于2009年3月1日,正式发布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本文以某电厂为例介绍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方法,识别并分类了该企业存在的能源因素,同时提出各个技术因素的定量化控制指标,为其它企业建立并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提供参考。该电厂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分为7个环节: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审计、体系的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其中策划是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中心环节,具体包含能源管理体系的如下要素:能源方针;能源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基准与标杆;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可以对影响电厂能耗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并进一步提出控制方案。能源因素是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能源因素的识别分析以工艺流程分析和能量衡算为基础,其识别过程分四步:用能结构分析,用能系统分析,用能环节和(/或)设备分析,形成能源因素清单。通过识别,发现电厂存在的4项影响能耗的管理因素和26项影响能耗的技术因素。在对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电厂目标年的能耗目标为供电煤耗339.05gce/kWh,控制两项主要指标为发电煤耗≤311.25gce/kWh、综合厂用电率≤8.2%。为实现上述目标,能源管理体系对电厂26项技术因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如果该电厂能源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实现能耗目标,则从经济角度该电厂目标年能够节约标煤耗10801.347tce,相当于原煤14978.99吨,按基准年的价格计算相当于节约793.89万元的能源消费支出,从环保的角度企业也能够减少碳排放量29946.73t C02。因此,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