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育问题一直是深受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在教育改革和各种类型讨论中最受欢迎的热门话题。面对21世纪,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沉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紧迫感。而高校德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表面上看来,这是对高校德育结果的讨论,但是高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高校德育目标的讨论。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是衡量和考核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高校德育改革应自此始。 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究: 一、高校德育目标的涵义及特征。做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通常的做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厘定,本研究也是采用了这一方法。 二、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的依据。本研究主要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类有关德育目标的思想的宝贵遗产、新世纪我国德育所肩负的使命、现实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取向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等几个方面揭示了一些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规律性认识。 三、中国历史上德育目标的回顾与审思。承前起后,继往开来,构建新世纪的高校德育目标应该以对以往目标的借鉴为前提。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德育目标和建国以来的高校德育目标。 四、国外高校德育目标及其共同特征。我们的教育事业应当建立在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作为两类国家类型的代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国外高校德育目标的共同特征。 五、新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目标构想。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借鉴以往历史及外国高校德育目标设定经验,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目标体系构想,从四个层次设定了我国适应新世纪的高校德育目标:基础目标、主导目标、核心目标、最高目标,并认为道德选择力是贯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的连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