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相关性皮炎干预工具在急性脊髓损伤IAD预防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急性脊髓损伤失禁患者中应用失禁相关性皮炎干预工具,预防和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医院后期建立失禁患者相关评价指标,将失禁相关性皮炎纳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郑州市某6所医院住院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4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6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皮肤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ntervention tool,IADIT)预防及处理失禁性皮炎。  研究工具为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 IADIT和失禁相关性皮炎调查问卷。组间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潮湿情况、失禁情况、细菌定植情况和压疮情况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失禁性皮炎发病时间和愈合时间的比较应用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失禁性皮炎发病部位的比较应用精确概率计算法。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急性脊髓损伤493人,其中实验组252人,占全部研究对象的51.12%,平均年龄为43.40岁;对照组241人,占全部研究对象的48.88%,平均年龄为47.03岁;全部研究对象中男性357人,占72.41%,女性136人,占27.59%,男女比为2.63/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特征及失禁性皮炎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发病率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252人有19人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病率为7.54%;对照组241人有49人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病率为20.33%。实验组和对照组失禁性皮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干预效果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时间、愈合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大部分患者(16人,84.21%)失禁性皮炎发病时间在5天以上,对照组有12.25%的患者在72h以内发病,38.78%的患者在96h以内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14人,73.68%),对照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21人,42.86%),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病部位持续潮湿患者有10人,占52.63%,对照组失禁性皮炎发病部位持续潮湿患者有42人,占85.71%,对照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部位持续潮湿患者的比例高于实验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1, P=0.01)。实验组有52.63%的失禁性皮炎患者在3天之内愈合,对照组57.14%的患者在发病后4~5天愈合,实验组与对照组失禁性皮炎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9, P=0.008)。实验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合并细菌定植率(3人,15.79%)低于对照组(22人,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 P=0.025)。实验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合并压疮(1人,5.26%)低于对照组(14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 P=0.038)。  结论:  应用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 IADIT有助于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发生时的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描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体验特点(发生率、频率、严重程度、困扰程度),并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症状体验的影响因素及症状体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
本文在认识新时期高校女教工工作中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贯彻实施的目的是强化政府的有关职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