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也是视网膜复位手术失败(约占10%-20%)的主要原因。增殖膜的收缩和牵拉使成功封闭的视网膜裂孔再次开放或产生新裂孔,引起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PVR并非理想方法,对眼内组织结构创伤大,难以解决复发问题,甚至尽管视网膜的复位是成功的,视功能的恢复却也不尽人意。药物防治PVR的研究成为有前途的方向,但这方面尚缺乏深入研究,缺乏具体应用方案和临床应用依据。为此本研究应用丹参单体(IH764-3)和三氟拉嗪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通过体内和体外两部分实验,探讨其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将活体分离,经免疫组化鉴定,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以2×104/ml浓度接种于96孔板内,每孔200ul,常规培养48小时后分为IH764-3组(31.7umol/L、15.85 umol/L、6.34 umol/L)、三氟拉嗪组(20umol/L、15umol/L、10umol/L)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孔,分别在加药培养24、48、72、96、120小时后,应用二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每组的吸光度值,<WP=4>并与对照组相比,计算出抑制率。将所得数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求得各药的半数抑制率剂量,进行联合实验。以上步骤重复两次。并按相应剂量进行光、电镜检查。体内实验:将51只兔随机分成8组,A~C组每组10只,每兔随机选一只眼为实验眼,另随机选10只眼为对照眼,为D组。将用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好的浓度为2.5×105个/ml的RPE细胞悬液0.1ml注入A~D组兔玻璃体腔内造模,A~C组同时分别注入三氟拉嗪(0.81mg/ml)0.1ml,IH764-3(1mg/ml ) 0.1ml,三氟拉嗪和IH764-3等量混合液0.1ml,D组注入PBS0.1ml做对照。术后1、3、5、7、14、21、28天应用间接眼底镜、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并用B超、眼底照相机记录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离情况。28天后摘除大体标本观察及光镜检查。E~G组每组7只兔,每兔随机选一只眼为实验眼,其它眼为对照眼,为H组。分别注入0.1mlPBS后注入对应A~D组的药物。术后1、3、5、7、14、21、28天应用间接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电图(EOG)监测,并在每一观察点每组随机选一只眼摘除做光镜检查,28天后摘除眼一半做电镜检查,另一半做光镜检查。结果:体外实验:IH764-3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均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IH764-3的IC50为15.22 umol/L,三氟拉嗪的IC50为18.09umol/L。两药联合后120h时抑制率达87.23<WP=5>±2.95%>75%(P<0.01),两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光电镜未显示明显毒性反应。体内实验:A~D组:对照组术后3天开始出现视网膜脱离,7天时全部发生脱离;三氟拉嗪组14天时开始有2例脱离发生,PVR分级2级,至观察结束无变化;IH764-3与联合组14天时开始均有1例脱离发生,PVR分级2级,至观察结束无变化。B超监测与临床观测相符。玻璃体混浊发生情况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1、3天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在5、7、14、21、28天时对照组与各治疗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E~H组:视网膜电图(ERG)b波波幅于术后5天恢复。各观察点光镜未发现视网膜形态学变化,28天时电镜未发现视网膜异常变化。结论:1、丹参单体(IH764-3)可明显的抑制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体内可有效降低和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2、三氟拉嗪可明显的抑制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体内可有效降低和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3、丹参单体的体外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效果强于三氟拉嗪,但其抑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WP=6>4、两者的联合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均可起到协同作用,未显示任何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