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乃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不懈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人的发展水平,即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然而,世界各地很多发展的经验事实表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会改善人的福利水平并促进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那些传统意义上被公认的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也并不一定会对我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产生有利的影响。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之一;由于外商直接投资通常会带来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等,其对于东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势必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过去仅从经济发展维度的分析,容易忽略其可能会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对引进外资成本一收益的错误判断,甚至造成引资政策的失误,于东道国可持续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利。  本文从一个更全面的人类发展的视角切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本文首先定性描述了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我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特征,继而采用“可持续人类发展指数”(SHDI)作为衡量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尺度,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机制,而且采用了1997-2006年我国30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根据基本的及拓展后的两个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30省区和三大经济区域两个层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并考察了该种影响是否同时具有区域性差异。  本文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为:如果考虑到引入外资的资源、环境成本和我国经济、社会及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之一,其对我国30省区总体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却显著为负,且该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对我国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我国中部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则不明显。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的3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我国作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研究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把外商投资吸引到中国国内来,使得外商企业可以带动我国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自1995年1月正式生效以来,其作为WTO协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迄今第一套有关国际服务贸易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规则,在保障贸易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