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LC,primary liver cancer)与乙肝病毒(HBV,hepatitis Bvirus)的相关关系,探讨HBV感染模式在肝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分析AFP水平与PLC患者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杭体(HBcA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ISA法,对146例PLC患者进行的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检测。结果121例男性PL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集中分布于50-59岁,此年龄段的PLC例数占整体的30.14%,大于其他年龄段;25例女性PL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各年龄阶段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范围从高到低为4.85:1~2.75:1。146例PL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5例,HBsAg阳性率高达72.60%,HBV总感染率达92.47%。PLC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小三阳)感染类型最多。HBeAb阳性率(55.48%)高于HBeAg阳性率(11.64%)。93例甲胎蛋白阳性者HBV感染者92例,占98.92%。以HBsAg阳性与否分组比较AF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AFP与性别、HBsAg、HBsAb、HBeAb、HBcAb、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在年龄、HBeAg、ALT、AST、GGT、TB、ALB、肿瘤大小水平上的比较AFP阴性(AFP≤11.1μg/L)、阳性(AFP>11.1μg/L)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呈现多种类、多样性,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有关,“小三阳”是最多数感染模式。2.HBeAb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阳性率,小三阳模式乙肝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HBeAb阳性比HBeAg阳性发生癌变的几率更大,是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必须加强警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肝癌患者AST增长速率快于ALT。4.AFP在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目前仍为早期诊断的必选方法。为了弥补AFP阳性率低的缺陷,可应用多种高效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从而降低肝癌漏诊率。5.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水平与年龄、HBeAg、ALT、AST、GGT、TB、ALB、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AFP水平与性别、HBsAg、HBsAb、HBeAb、HBcAb、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男性、HBsAg(+)、HBsAb(-)、HBeAb(+)、HBcAb(+)、多发肿瘤、有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AFP水平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