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静脉输注对腰麻下择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1~38岁,孕周37~41周,体重60~9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六组(n=25): P1、P2、P3、P4(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泵注组)、E(麻黄碱预防性推注组)、C(对照组),腰麻完成平卧后P1~P4组产妇分别即刻静脉泵注0.1、0.2、0.3,0.4μg/kg-min去氧肾上腺素10min。E组平卧后即刻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C组无预处理,如果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80%基础值),给予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次。所有组均为麻醉结束平卧后10分钟开始切皮。采用Solar8000M无创血流监测仪监测产妇入室后基础值(T1)、麻醉前(T2)、麻醉结束平卧后1分钟(T3)、麻醉后3分钟(T4)、麻醉后10分钟(T5)、胎儿娩出时(T6)的血压(B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胸液水平(TFC)的变化;监测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前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监测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与麻黄碱组(E)、对照组(C)组比较,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P1-P4)在T3、T4、T5时心率明显减低(P<0.05);P1、P2、P3组在T6时MAP较低(P<0.05);P3、P4组静脉推注额外升压药频率较低(P<0.01)。与C组比较,P4组MAP在T4、T5时较高(P<0.05)。P4组在T4、T5、T6时MAP均高于T3(P<0.05)。各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阿托品应用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1-P4组去氧肾上腺素平均泵注时间分别为10min、10min、10min、9.625min,P4组输注时间短于P1-P3组(P<0.05)。与E、C组比较,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PH、BE、HCO3-值较高(P<0.05);与C组比较,所有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及E组(麻黄碱组)PO2较高(P<0.01)。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E、C组比较,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组组间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时预防性泵注去氧肾上腺素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新生儿酸中毒风险方面较使用麻黄碱更有优势。0.3μg/kg·min是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时较为恰当的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泵注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