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而儿童食品安全则是奠定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人们倡导“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美素奶粉“活虫门”事件、“五毛食品”食物中毒事件等儿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披露出来,使得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产生严重怀疑,要求政府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惩治儿童食品违法行为的呼声愈来愈高。现阶段,如何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构建完善的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议题。本论文基于儿童食品市场结构混乱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这一现状而展开探讨,由此谈及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一章对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从不同角度分析将儿童定义为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而儿童食品则涵盖了儿童主辅食、休闲零食、保健食品、营养午餐等类型,以此提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是以政府公权力监管为核心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第二,从法学及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特殊性。儿童自身的依赖性、脆弱性以及儿童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其区别于一般食品安全监管,这就要求国家在儿童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标准、监管依据等方面进行特殊考量,以此全方位地提高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第三,从各学科理论的角度提出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一是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提出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持儿童市场秩序的第一要义;二是从法学理论而言,认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是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本质要求;三是从社会学理论来看,明确加强儿童食品安全是为国家培育和输送合格未来公民的必然要求。第二章以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为基点,通过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很显然,当前我国儿童食品市场结构混乱,以“儿童专用”为卖点的食品甚嚣尘上,“三无食品”则更是处于法外之地,校园食品食源性中毒事件频发。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无论是在监管主体的设置,还是在法律规范的制定上都未最大程度地考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最终导致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监管部门行政执行力不足、城乡监管不平衡、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第三章则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一,从本质上而言,当前我国并没有专门性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标准的缺失以及儿童食品界定不清不仅是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导致儿童食品市场结构混乱的主要因素;第二,从法治上而言,我国尚无专门性的儿童食品安全法律规范,分散式的立法以及责任追究的不明确性在某种程度上为儿童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预留了违法空间;第三,从体系上而言,当前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儿童食品安全监管附随于一般食品监管当中,职责划分不明晰往往导致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处于空白地带,“马后炮式”的监管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监管人员不足则更使得城乡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两极分化之态势。第四章针对当前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要制定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为保证儿童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基本前提;二是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针对儿童食品而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加大责任追究的方式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部门主动规范自身行为。三是优化现有的监管体制,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规范监管部门的执法行为以达到政府监管效用的最大化。四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专门性的儿童食品数据库,通过数据的共享最大程度地解决食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强调要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借助消费者自身力量规避劣质食品的危害。
其他文献
为确保核安全,预防核事故,我国应确立“敞开沟通—多重监管—严格责任”三位一体的核安全风险治理的法律路径。一是要敞开沟通渠道。细化核安全信息公开透明原则,实现实时、
<正>有本草记载称:"仙茅,其原植物的叶似茅,久服身轻如仙,故名。"《本草纲目》:"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在小学时期,语文是每位学生都应该重点学习的一门学科.在下文中,笔者将浅议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解阅读技巧、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及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
本文根据某公司冶金塔楼工程钢结构的安装准备、安装顺序、安装工艺进行了阐述。
探讨碱精练对锗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以织物的白度和顶破强力为评价指标,得到优化的锗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漂白工艺,即:硅酸钠3 g/L、渗透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