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检测白桦脂酸抑制大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以及相关增殖基因的表达情况。2.将肿瘤细胞SW480注入裸鼠体内使其局部成瘤,构建大肠癌模型。3.造模成功后检测白桦脂酸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为大肠癌治疗寻找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白桦脂酸治疗SW480细胞后,提取总RNA及蛋白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其对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2.白桦脂酸治疗SW480细胞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分别观察白桦脂酸对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将SW480大肠癌细胞注入BALB/C裸鼠体内建立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后将裸鼠随机分为三组:阴性对照组(玉米油),低剂量组(20mg/kg/d)和高剂量组(40mg/kg/d)。接种细胞22天后,裸鼠被处死,测量各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4.白桦脂酸治疗裸鼠移植瘤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和定位。研究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白桦脂酸治疗48h后,大肠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480加药组(5,10,15,20μ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48h分别为0.97±0.01、0.82±0.03、0.39±0.03、0.28±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抑制率在48h约为17%、34%、63.8%、78.8%;SW480加药组(5,10,15,20μg/ml)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48h分别为0.98±0.01、0.88±0.02、0.46±0.03、0.31±0.01,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蛋白抑制率在48h约为14.8%、35.2%、63%、78.7%,提示白桦脂酸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肠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的表达。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生长受抑,形态发生明显变化;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后大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并且呈剂量依赖:SW480实验组(5,10,15,20μg/ml)凋亡率为1.2%、3.6%、9.8%、13.2%,而阴性对照组(DMSO)细胞凋亡率约为0.5%,BA(20μg/ml)时凋亡率最大,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组之间有差异(P<0.05)。3.白桦脂酸高低剂量组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0.43±0.21g,1.12±0.4g,与玉米油对照组相比重量明显减低。4.白桦脂酸高低剂量治疗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0.72±0.02,0.38±0.01);而在阴性对照组中为1.08±0.04。HE染色显示在白桦脂酸治疗组中肿瘤组织有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定位在胞核中,在白桦脂酸高低剂量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低,灰度值明显增加(156.2±3.3,121.1士2.8,P<0.05)。研究结论:1.白桦脂酸对大肠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细胞经白桦脂酸治疗后可以有效抑制人大肠癌细胞体外恶性增殖及迁移能力,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的下调有关。2.成功构建大肠癌动物模型,并证实白桦脂酸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可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为大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