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中,一味注重范文模仿的成品教学法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传统教学法中,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次性评定”,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评阅者,而学生则盲目地被动接受,使得学生在文本构建过程中缺乏社会交互的过程,结果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桎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这一传统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外语写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注重写作过程的过程教学法及其在反馈阶段提出的“同伴反馈”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推崇。在这一评价反馈体系中,学友同伴是彼此作文的评阅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交际、协商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同伴反馈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日益突出,因此被视为影响学生写作文本输出质量的重要反馈机制。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试验,考察同伴反馈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并尝试着探讨如何将同伴反馈机制有效地应用于外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的101名学生,其中,48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实验组,53名商英专业学生为控制组。实验时间为2012-2013学年的秋季学期,即为被试新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在一个学期的实验过程中,作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了解了被试学生最初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之后,作者对实验组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同伴反馈模式的教学干预,而控制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反馈模式。最后,作者又对两组被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及后期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证实了同伴反馈对于增强学生自主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有效性。通过对比研究,本研究还发现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具有互补性。就教学而言,本研究对于如何将学友反馈模式应用于外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