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梗死后的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尽管目前临床采用了药物、介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由于血管远端病变、完全闭塞或不能耐受手术等原因对于梗死心肌及血管再生仍然缺乏根本性治疗手段。研究证实胎儿心肌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移植,特别是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多能干细胞,具有获得容易,扩增性强,无免疫抑制,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等优点,因而可能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及血管再生、从而改善心功能全新的生物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了化学诱导剂浓度对体外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心内膜注射移植自体MSCs治疗AMI方法的可行性、体外扩增培养的MSCs自体移植治疗AMI的安全性及疗效、并比较三种不同移植途径的治疗效果,以期对干细胞移植用于心肌再生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一、小型猪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向心肌细胞的化学诱导分化 建立小型猪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方法,探讨不同浓度5-氮胞苷(5-azacytiding,5-aza)体外诱导小型猪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及其对细胞扩增速度的影响。方法:抽取小型猪10ml骨髓液,1.077g/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第2代传代细胞分别加入3μmol/L、51μmol/L、10μmol/L浓度5-aza化学诱导24小时,与对照组一起连续培养4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I)的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分离出的MSCs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B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