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这种趋势正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为人们所认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的产物,所以语言也正以自己的方式体现着全球化的趋势。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在日常语言中的日益普及即是一例。一方面,在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的普遍应用之下,不仅更多前沿概念能更快引进,日常语言得以丰富,很多不懂英文的人也得以对英文略知一二;另一方面,外来词汇带来的外来文化也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这种负面影响不仅表现在潜在的语言污染的可能性,更有可能带来文化污染。 与此同时,在教育上,全球化更凸现了英语的重要性。然而,英语学习历来有“哭着进去,笑着出来”的说法。语言学习更是让人联想到枯燥的死记硬背。如何让语言。学习轻松起来,恰当的激励策略的确立是当务之急。在层出不穷的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双语教学,交际教学法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但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如何更好地实现本土化,细节处理的仔细斟酌迫在眉睫。伴随上述两个提法出现的两个重要概念就是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边缘学科。其研究成果在教学上的应用更是其重要应用之一。 本文选取的研究角度便是从广泛存在的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现象为着眼点,在对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变堵为疏。使其在正确引导下为英语教学服务。与现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研究的适应人群不是在校大学生群体,而是中小学生和大学校园外的英语学习者。 本文从分析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出发,希望通过对其反映的深层运作机理的认识而达到对其的驾驭,以期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适应性理论,面子理论,语言市场,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和马莱茨克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逐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建立在全面了解上提出的“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适用于中小学生及成人英语教学”的假设在一系列小规模试验中得以校验。随后,本文对试验数据加以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对试验数据的效力加以佐证。得出结论: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用于中小学及成人英语教学不仅是有效可行的,而且保持母语和目标语的平衡也是必要的和行得通的。同时,与风靡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模式并未过时。 古往今来,做学问讲究“学以致用”,否则就成为我们常说的“死读书,读死书。”于是学问既失去了其原有韵味,更失去了其应有价值。理解美学上提出的“游戏冲动”和“童心说”,马洛斯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助于把握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在教学中的正确使用。“学”的动机源于“用”,“学”的目的在于“用”便是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价值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