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协调性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的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方面探讨分析散手运动员协调性的概念、组成结构与分类模式。理论分析表明:散手运动员协调性是运动员平衡能力、视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本体感知能力、控制上肢和下肢动作的能力的5大能力的综合表现。按照完成具体技术动作肢体间的划分为:全身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动作协调,左-右上肢间动作协调,左-右下肢间动作协调;按照完成技术动作时感知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联系划分为:平衡-身体动作协调,视觉-身体动作协调,本体感觉-身体动作协调,听觉-身体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身体动作协调。在生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初选了12项测试指标来测量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专项协调性水平,经散手教练和专家问卷调查,选择了赞成率为90%以上的8项指标。经过随机抽取样本量的实际测试,对成套测试的8项指标和运动员协调性等级标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度相关;在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结果分析表明:8项指标的成套测试能够反映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专项协调性的总体水平。通过协调性测试指标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得知:8项指标的测试能够反映出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专项协调性,从而能反应出男子散手运动员的成才率。因此,可以在实践中作为测量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专项协调性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 本文通过访谈有关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测试指标与协调性相关关系分折的方法对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筛选,保留了5项对散手运动员协调性影响较大的指标。在保留的5项测试指标中,行进间鞭腿练习这项测试指标与散手专项协调性相关性最高。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5项测试指标依次为:行进间鞭腿练习、行进间转身后手摆拳、行进间左直拳接右鞭腿、行进间左直右摆接正蹬腿、行进间侧踹腿练习。因此,这5项指标的协调性测试,可以反映19-20岁男子散手运动员的整体协调性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个案,就高校研究生兼助教现状和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文章首先提出了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研究生助教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