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背景:变异型心绞痛(VA)是心绞痛(AP)的一种特殊类型,为冠状动脉痉挛(CAS)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硝酸酯类及钙拮抗剂(CCB)对其有效,但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风险。以往研究发现VA多见于男性,其发生率及临床表现具有种族差异,关于变异型心绞痛的性别差异及在中国人群中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将初步探讨国人中VA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入住我院的312名自发的VA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并对男女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揭示性别之间的异同点。结果:VA好发于男性(87.8%),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脂,17.6%的患者有过敏史。AP发作时18.9%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造影发现有54.8%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7.1%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硝酸酯类、CCB及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控制AP的发作。与男性相比,女性VA患者中吸烟者比例低(10.5%vs78.8%,p<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31.6%vsl1.3%,p<0.01),室性心动过速(13.2%vs3.6%,p<0.05)及心室颤动(7.9%vs1.8%,p<0.05)发生的比例高。结论:VA为CAS导致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情况。由于大部分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固定狭窄,VA患者应常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对于狭窄程度严重者应行支架植入术。与男性相比,女性VA患者中吸烟者比例较低,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更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目的和背景:变异型心绞痛(VA)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多种因素如内皮功能损害,自主神经张力失调,血管平滑肌高敏感性,氧化应激反应等均与其发生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A中存在着炎症反应,炎症机制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V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给予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的刺激,比较两组中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其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相关分子在VA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干预效应。方法:采集并培养VA患者(VA组,n=6)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CRP(终浓度为20mg/L)刺激24小时;辛伐他汀干预实验采用辛伐他汀(终浓度10umol/L)预先孵育单核细胞2小时,继之以CRP刺激24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核中NF-KB及培养液上清中的TNF-α和IL-6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基础状态下VA组中NF-κB、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给予CRP刺激后,VA组及对照组中NF-κB、TNF-α和IL-6的水平较其基础状态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VA组中NF-κB、TNF-α和IL-6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辛伐他汀预孵育后可以有效抑制两组患者CRP刺激后的NF-κB、TNF-α和IL-6表达(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CRP可以直接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CRP可以直接激活炎症反应,VA患者受到CRP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 TNF-α, 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炎症机制可能在VA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VA患者中炎症反应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