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煮散颗粒的药学部分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煮散是汤剂的一种,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既保持汤剂优势,又具有节约药材、缩短煎煮时间、携带方便等特点。而中药煮散颗粒作为中药煮散的发展产物,是一种以节约药材、时间、能源为核心目的的新型饮片。本论文在传统中药煮散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制剂技术,遵循改变药物粉碎粒度等物理状态而不改变药物疗效的原则,以中药薄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煮散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的煎煮条件等,并与传统饮片进行化学成分对比研究,为研制薄荷煮散颗粒奠定了基础。  薄荷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首先,以成型性、干膏收率、滤过性和薄荷挥发油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制备薄荷煮散颗粒的最佳粉末粒度;其次,以成型难易、颗粒外观性状和脱粉情况为指标,考察了薄荷煮散颗粒制备成型的加水量;最后,以薄荷煮散颗粒的含水量、薄荷挥发油的含量和颗粒外观性状为指标,考察了薄荷煮散颗粒的干燥时间。为进一步确保薄荷煮散颗粒成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中试研究和大生产奠定基础,以休止角和堆密度为评价指标,对薄荷煮散颗粒的流动性和密度进行了考察;以临界相对湿度为评价指标,对薄荷煮散颗粒的吸湿性进行了考察。确定薄荷煮散颗粒的制备工艺为:取薄荷饮片粉碎成中粉1000g,按0.6ml/g均匀喷水,充分混匀后制得软材,采用挤出制粒法(10目筛)挤压制得薄荷煮散颗粒粗制品,置45℃烘干干燥150分钟,取出,整粒,即得薄荷煮散颗粒。  薄荷煮散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以薄荷脑和薄荷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了薄荷煮散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薄荷煮散颗粒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有关规定,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粒度进行了检查。暂定薄荷煮散颗粒含薄荷挥发油不得少于0.6%(ml/g),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0.25%,水分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0%,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总和不得超过15%。  薄荷煮散颗粒临床应用煎煮条件的研究:以薄荷煮散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薄荷挥发油的含量、总黄酮的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薄荷煮散颗粒的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煎煮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煎煮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15分钟,煎煮15分钟。  薄荷煮散颗粒与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以不同时间点薄荷总黄酮含量、薄荷挥发油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综合加权评分并绘制薄荷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煎出曲线,初步确定薄荷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间的剂量关系为:薄荷煮散颗粒1g约为传统饮片1.5g。  薄荷煮散颗粒稳定性的初步研究:以性状、水分、粒度检查、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为指标,对三批薄荷煮散颗粒进行了稳定性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薄荷煮散颗粒在室温条件(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下放置3个月后,与0月相比,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表明本品稳定性良好。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薄荷煮散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基本完善,成品的煎煮效果优于传统饮片,且具有便于调剂、携带和贮存等优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