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本征层的异质结(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HIT)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点,但是传统HIT太阳电池的衬底选择受到了单晶硅限制,可以用多晶硅薄膜来解决。传统HIT电池的缺点在于不能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电池。台湾黄惠良教授提出多晶硅薄膜替代晶体硅来制备薄膜型的HIT电池,有望解决该问题。利用多晶硅薄膜制备薄膜型的HIT电池,原材料丰富且廉价,成本能进一步降低;多晶硅相对单晶硅吸收系数大,厚度能够减小,可以将电池做在柔性衬底上,相对原来的硬性衬底,选择范围更广。 目前,这种薄膜型的HIT电池国际上还没有相关的报道。薄膜型的HIT电池与传统HIT电池性能提高的共同核心问题是多晶硅或c-Si的钝化。一些研究组发现,HIT电池的本征硅膜提供良好的c-Si表面钝化结构使得反向电流小。如果界面得到较好的处理,界面态密度较低,载流子的收集就得到优化,电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因此,界面的钝化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重要。考虑到与传统HIT电池的相似性,本文在研究柔性衬底HIT电池时,重点也是研究界面态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异质结界面的钝化情况。同时,采用德国Helmholtz-ZentrumBerlin(HZB)公司的AFORS-HET2.4.1模拟软件对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电池的特性进行模拟计算,重点考察界面态密度和带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表征界面钝化的效果。在用表面光电压谱(SPS)来表征界面钝化效果时,考察了结构为a-Si∶H(i)/c-Si(n)的样品的表面光电压谱图,首次发现在1.2eV存在一个谱峰。对该峰进行分析,我们提出a-Si∶H(i)/c-Si(n)样品界面存在一个对载流子收集有影响的界面态:位于单晶硅价带顶以上0.75eV的空缺陷态。 (2)研究单晶硅表面钝化的最优条件。由于非晶硅薄膜和H等离子体都可以对单晶硅表面的缺陷态进行氢原子补偿,因此分别对单晶硅表面进行非晶硅薄膜钝化和H等离子体钝化处理,得到对本课题组实验系统来说10nm厚非晶硅薄膜和100秒的H等离子体处理对单晶硅表面的钝化效果最好,该样品的表面光电压谱峰值最低,而SPS峰值的高度和缺陷态密度有关,峰值越低,缺陷态密度越小,因而上述钝化条件的样品的界面态密度最低; (3)研究界面态密度和带阶对HIT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采用AFORS-HET2.4.1模拟软件的模拟结果表明: (3.1)界面态密度开始对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和填充因子FF产生不利影响的阈值不同。当界面态密度Dit超过1010cm-2时,VOC随着Dit的增加而减小,而对于JSC和FF,界面态密度分别对应1013cm-2,1012cm-2。我们提出从准费米能级之差和界面处的复合速率来解释这些变化。随着界面态密度的增加,准费米能级之差逐渐减小,因而开路电压减小;当界面态密度超过1013cm-2时,界面处的复合速率随着Dit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使得短路电流减小。 (3.2)带阶模拟表明对于p型c-Si为衬底的HIT电池,导带带阶对电池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价带带阶并不影响HIT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具体表现为:当导带带阶在0.09-0.15eV之间变化时,开路电压随导带带阶的增加而增加;而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随导带带阶的变化很小,解释为带阶影响界面复合几率,提出复合电势VRe定量表征界面带阶对复合的影响。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p型单晶硅为衬底的HIT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条件,即对于非晶硅/单晶硅界面,界面态密度应该尽可能的小,而导带带阶应该尽可能的大。模拟结果显示,当界面态密度不高于1010cm-2,同时导带带阶达到0.15eV时,有望优化HIT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95%。另外,在n型和p型单晶硅片的缺陷态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模拟结果表明,n型单晶硅衬底的HIT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更好一些,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