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探讨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并提出中国在改革中所坚定的立场,改革建议以及策略问题。在IMF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应该把握契机,提高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实现中国的崛起。IMF诞生于布雷顿森林会议中,主要作用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固定汇率进行监督,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取而代之,IMF的职责就转变为监督国际经济形势和必要时向成员国提供援助,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对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帮助其尽快摆脱金融危机。IMF主要机构包括:理事会,执行董事会,临时委员会,发展委员会和总裁等。IMF职能的发挥依赖的就是其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良性的运作机制。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IMF职能发挥的外部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IMF必须要经过改革才能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命运。新形势下IMF改革的重点包括自身权利缺失、发展中国家地位与经济实力不符、政策建议不够合理、危机防范能力弱。IMF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由于基金组织的国际组织本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歧、发达国家内部不统一以及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复杂性,使得IMF的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家的分歧是IMF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应该在IMF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同时斡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化解矛盾,搁置争议,推动IMF改革向前发展。把握住改革的契机,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发言权,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也从根本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