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区支持运行机制研究——以苏州市新湘苑社区为个案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区支持运作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苏州市平江区新湘苑社区青少年心理支持服务为个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及访谈法进行调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别从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和整合机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区支持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社区支持主体通过合理划分职能,明确定位各自角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委会、专业服务机构及志愿者群体参与的社区支持组织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机制层面的主导作用,确保了支持性服务长效运行。在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策略指导下,社区支持所确立的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信息支持方式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社区通过对社区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动员与整合,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促进了社区支持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对社区支持运行机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资金筹措能力不足、长效机制缺乏、支持主体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制约社区支持有效运行的因素,并分别就其提出针对性对策。
其他文献
现代性背景下,网络社会的崛起不仅在公领域形成影响,更对私领域造成冲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合作交流及自我塑造的空间。由此,经由工业时代的
本文以政治社会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现代民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武汉市部属高校的实地调查,结合个案访谈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认知、态度、动机、意愿、行为
在农业社会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对于深受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国农民来讲,不仅是重要的生活来源,更具有生命的价值意义,所有的情感和尊严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但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化。依据代际和自身特征的不同
近年来,随着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化形式,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社区建设中最具有社会性、自治性和包容性的组织载体和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