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碳酸锂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tiand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池级碳酸锂(纯度≥99.50%)的需求量逐渐增长,但我国碳酸锂行业呈现工业级产品产量高,电池级碳酸锂产量相对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电池级碳酸锂提纯技术研究已经成为锂电行业研究热点之一。碳化热解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前景广阔的碳酸锂提纯方法,是有望实现批量制备高纯碳酸锂的技术之一。但目前碳化热解过程中多采用釜式间壁加热方式热解,存在传热效率慢、温度分布不均匀、放大困难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课题利用微波在强化传热方面的优势,提出开展微波辅助搅拌釜以及微波辅助超重力反应器进行碳酸氢锂热解研究,以实现热解过程中的快速均匀传热,提高能量利用率及表观反应速率。论文以工业级碳酸锂为原料,分别采用搅拌釜(STR)间壁传热热解工艺、STR微波辅助热解工艺和微波辅助超重力热解工艺三种工艺,进行热解法提纯碳酸锂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STR内两种热解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分别使用水浴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加热方式,考察了碳酸氢锂溶液纯度、热解温度、搅拌速率及热解时间对产品碳酸锂的组成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对热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热解工艺中,热解条件对产品浓度和收率的影响规律相同。产品碳酸锂纯度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先降低后升高,随碳酸氢锂溶液浓度和搅拌速率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收率随热解温度和碳酸氢锂浓度升高而升高,搅拌速率对收率没有影响;获得STR间壁传热热解工艺较优工艺条件:碳酸氢锂浓度为6.05 g/100gH20、热解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400rpm、热解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棱柱状碳酸锂产品纯度可达到99.86%,符合电池级标准。碳酸锂的平均粒径为11 μm;获得STR微波辅助热解工艺较优工艺条件:碳酸氢锂浓度为6.80 g/100gH20、热解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400 rpm、热解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棱柱状碳酸锂产品纯度可达到99.81%,符合电池级标准。碳酸锂的平均粒径为21 μm。(2)微波辅助超重力热解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考察了碳酸氢锂溶液浓度、热解温度及旋转填充床(RPB)速率对产品碳酸锂的组成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并与STR间壁传热热解工艺和STR微波加热热解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产品碳酸锂纯度随碳酸氢锂溶液浓度升高而先降低后升高,随热解温度和RPB转速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收率随RPB转速、热解时间和碳酸氢锂浓度升高而升高。获得较优工艺条件:碳酸氢锂浓度7.56 g/100gH20、热解温度75℃、搅拌速率400 rpm,在此条件下,得到棱柱状碳酸锂产品碳酸锂纯度可达到99.52%,符合电池级标准。产品的平均粒径为26 μm。通过对比发现,三种热解工艺反应效率最大的为超重力微波耦合热解工艺,产品纯度最高的为间壁传热热解工艺。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量急剧扩增,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问题随之而来,比如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网络安全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类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而可逆信息隐藏技术(Reversible Data Hiding,RDH)为这类问题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其既可以保护信息的不可见性,又可以完整恢复原始载体。可逆信息隐藏的载体有多种形式,如图像、文本、音视频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关于杨万里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学者们在文献整理、文学思想、诗歌艺
目的:本实验采用EDTA、EDC、EDTA和EDC对牙本质表面进行粘接前预处理,利用冷热循环模拟口腔内老化环境,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测定牙本质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断裂面和粘接界面纵剖面形貌,探讨EDTA预处理、EDC预处理、EDTA和EDC联合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的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粘接耐久性以及粘接界面的影响,为临床改善牙本质粘
马铃薯各器官钾素浓度随生长发育进程均呈现递减变化,且地上茎中钾素浓度始终高于叶片和块茎,而块茎和叶片的钾素浓度差异较小.钾素(K2O)的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种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