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城市具有地形地貌复杂、建设用地紧张、路网密度偏低、组团出行特征明显等特点,以致其交通经常出现拥堵。目前,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对山地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绿色出行”作用明显。近年来,虽然我国山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由于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存在着换乘效率不高、便捷性不足等问题,使得公共交通系统未能完全发挥效能。因此,开展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分析模型,从而挖掘出影响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间换乘行为的关键因素,对提升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间换乘效率、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缓解交通拥堵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和交通方式构成为立足点,分别研究了该两种交通方式的特性,并对其换乘现状及特性进行重点剖析;其次,从出行者自身属性、出行特征、换乘特征等方面分别探究了影响山地城市出行者换乘行为的相关因素,尤其在出行特征和换乘特征中重点考虑了山地城市高差因素对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间换乘距离、换乘时间、换乘舒适性的影响;然后,采用SP与RP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研究调查问卷;结合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基于BL理论构建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分析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检验的理论方法;最后,在对重庆市四公里轨道站及周边主要公交站点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基于BL理论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分析模型对四公里轨道站及周边地面公交站之间的换乘行为特征进行了案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以山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行为特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调查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Coexisting floating-leaved and submerged plants experience similar environmental changes but may evolve different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To compare local
通过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股市日收益率的分析,运用POT模型对三个股市的市场风险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三个股市在日收益率分布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中国大陆股
一、教学对话以沟通和交流为基本形式特征所进行的动态行为就是我们经常研究的“教学对话”,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应首先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积极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发展路径和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农村为城市输送农产品、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农村和农业的价值被动地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在于建立农村三大产业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与农业建立紧密联结关系的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就业岗位留给当地
曾经有这么一种误解:智障生只要能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其他则可以听之任之,不必费心。其实,智障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人生理上的残缺,但其他方面也同正常人一样,他们对于周围世界也有其
土壤是个巨大的有机碳库,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因素以揭示其稳定性,可为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通过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在同一温度下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土层中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当温度由10℃升高至30℃时,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增幅分别为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方式对晋北地区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方式与农民常规施肥方式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经济效益相对提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