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电机组经过“供热改造”后,由于锅炉补给水量大幅度升高(由3-5%增加到50%以上),机组水汽系统氢电导率普遍超标,其本质是锅炉补给水中腐植酸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低分子有机酸与杂质阴离子所致,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阴离子会在汽轮机低压缸初凝水中富集而呈酸性,导致汽轮机低压缸酸腐蚀问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系统研究补给水中有机物对热力系统的腐蚀问题十分必要。 本文针对补给水中典型有机物—腐植酸,分别进行了300℃和350℃下,10个浓度梯度(0μg/L~20mg/L)腐植酸的高压釜分解实验,并进行了350℃、典型浓度7.5mg/L下间隔时间取样的分解实验,采用离子色谱仪、TOC分析仪测定高温分解后的汽、液相分解样,得到各组分离子含量随着腐植酸分解浓度的变化趋势,温度对腐植酸分解产物含量的影响,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随腐植酸分解浓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分解产物组分含量,模拟初凝区环境,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微观表征手段(SEM,EDS,XRD等)研究了1Cr13钢在低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酸)的模拟溶液中分别加入四种杂质阴离子(SO42-,Cl-,NO3-,F-)后的腐蚀特性,得到了低分子有机酸+杂质离子对汽轮机材质的腐蚀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在低分子有机酸存在的环境中,腐植酸高温分解产物中杂质阴离子,加剧了对1Cr13钢的腐蚀影响,两者的联合作用加剧了腐蚀; (2)四种杂质阴离子的含量及TOC含量随腐植酸浓度的变化均呈线性变化,定性说明了供热改造后水汽系统中的杂质阴离子的含量与补给水的含量有很大关系; (3)腐植酸分解产物是汽轮机初凝区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制定或修订相关电力行业标准,综合考虑分解产生的杂质阴离子离子+低分子有机酸对汽轮机叶片的腐蚀影响,并针对各阴离子的腐蚀特性,研究汽轮机初凝区的腐蚀防护对策; (4)腐殖酸分解产生的杂质阴离子影响了总有机碳(TOC)的含量,考虑杂质阴离子的TOC1(总有机碳离子)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给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