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形等优点,其内部的三维网络结构,既能为细胞提供锚定点,又能作为生长因子、药物的载体,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体的软组织(如皮肤、脊髓等)是典型的胶体系统,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如脊髓细胞外基质中含有大量的透明质酸(HA)。本文模仿脊髓内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SF)和透明质酸(HA)为原料制备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快速复合凝胶,为脊髓神经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材料。本文通过化学交联和物理作用的协同作用,制备SF与HA复合凝胶,加入交联剂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后,通过改变凝胶温度和复合凝胶中SF/HA的比例,优化复合凝胶形成的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形成的时间逐渐缩短,而SF与HA的比例对凝胶形成时间影响不大。此外,EDC对SF/HA复合凝胶具有明显的交联作用,使复合凝胶的热水溶失率显著下降。通过对不同比例SF/HA复合凝胶的吸水性、孔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研究不同比例的SF/HA复合凝胶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的增加,复合凝胶的吸水性、孔隙率和压缩强力都逐渐增加,接触角逐渐减小,压缩强度先增加后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凝胶过程中丝素蛋白质分子构象和复合凝胶形貌的变化,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复合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凝胶的分子构象主要为无定形结构,含有少量的β-折叠结构,随着HA含量的增加,β-折叠含量逐渐减小。最后,通过优化各项性能指标,确定SF/HA复合凝胶的最佳比例为5/5,该比例的复合凝胶既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又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体外模拟蛋白酶降解和药物缓释研究表明:该复合凝胶在α-蛋白酶的作用下,18天时降解率可达到50%左右,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研究复合凝胶的缓释性能,发现其前期释放量较大,后期可持续缓慢释放,在38天时药物的累积释放量达到80%左右,可用于构建药物缓释载体。本研究为软组织再生材料的构建如脊髓修复材料,角膜修复材料等,提供了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