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思潮席卷了中国,对传统的文学和电影都有很大的冲击。中国历史电影以《红高粱》为界,出现了大量新历史主义特色的电影,这些电影与以往的历史电影不同,它们更多的是追求人性的还原和对历史进行微观的表现。 开篇前言中对新历史主义思潮与传统历史观作了一个简单对比,并对于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特点做一个归纳总结。第一章对中国历史电影中的历史观做了一个简单梳理,从最初的完全不尊重历史,到复制历史,最后发展历史,这是对中国历史电影足迹的回溯。第二章对新历史主义电影的历史观进行剖析。新历史主义电影把历史当作文本,与电影等同的放在一起,用戏说、游戏的方式消解了大历史的严肃性。用小历史解构了大历史,不再把历史发展看作必然的结果,而是对其进行偶然化的书写。第三章挖掘新历史主义电影在人物方面与传统历史电影的区别。如果说传统历史电影对于人物塑造是一种浪漫主义理想化的塑造,那么新历史主义电影的人物则更为丰满和贴近现实。这种对于小人物和边缘人物的塑造,使本来干枯的历史变得丰富多彩。第四章是对新历史主义的主体性进行分析。新历史主义电影是对历史的发展,导演和编剧对历史事件进行主体化的过滤后,加入个人的或者现在的观念,以达到与历史对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