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间隙放电的多脉冲摩擦纳米发电机自供电系统设计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移动交通、可穿戴设备等新兴科技的推动下,泛在分布式传感器是万物互联下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传感器具有数量巨大、随机分布的特点,其供电问题成为当前行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传统布线的供电方式空间尺度限制,而电池式供电方式具有时间尺度限制。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提出了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耦合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可以收集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低频、无规则微能量,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有望实现传感节点的“自供电”,打破空间、时间尺度限制,形成全天候的信息交互网络。但是,TENG固有的电容理论模型,具有开路电压大(open-circuit voltage,Voc),短路电流(short-circuit current,Isc)小,等效内阻高的输出特性,阻碍其投向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增加表面电荷密度来优化TENG的输出性能,当表面电荷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电介质间的空气击穿,使得好不容易增加的电荷能量耗散。如何克服空气击穿效应对TENG输出性能的钳制,最大限度的将摩擦产生的电荷用于有效的电能输出,是TENG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本文将微间隙结构串联在TENG的后端电路,利用TENG天然的高电压优势以及微间隙的强电场聚集能力,将被动的电介质间空气击穿转化为主动的微间隙诱导交替负电晕放电,增加了能量转换效率。因其输出具有特里切尔脉冲特性,命名为多脉冲摩擦纳米发电机(multi-puls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MP-TENG)。并且探究了放电电极数量,放电电极锐度以及电介质厚度参量,对MP-TENG输出性能的影响,实现可控、可预测的MP-TENG。实验结果表明,单极电晕具有较强电场的优势,MPTENG产生更高的输出性能;放电电极锐度的增加导致MP-TENG的Voc增加,Isc降低;TENG电介质的厚度决定其输出电压的脉宽,当脉宽足够宽时,微间隙两端的电压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功诱导电晕放电。此外,同样的振源环境下,MP-TENG与TENG的输出性能相比,MP-TENG最优组合下的电学参数Voc,Isc分别提高了154%,725%,且在低频模式下获得最高的功率增长率达到646%。将100μF电容充至3.5V来驱动温湿度(temperature and humidity,T&H)传感器的时间缩短了1/5,并且成功点亮12个并联的LED集成灯板(240个高亮灯珠)。提出的基于微间隙电晕放电的MP-TENG巧妙的化解传统TENG的输出性能受限于空气击穿的问题,利用大电压创造大电流,有效的改善了TENG的输出性能与供电能力,也为摩擦等离子体源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拓展摩擦等离子体的应用。
其他文献
舵系统作为一种位置伺服机构,在军事、航空航天和导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性能与民用导航和军事操作密切相关。无论舵系统在哪个领域使用,它的非健康状态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对舵系统进行故障前的早期维护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舵系统早期维护主要是定期人工排查,为了顺应智能化时代趋势,论文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驱动方式来实现舵系统的健康管理。论文基于传统舵系统测试平台,结合智能机器学
学位
报纸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加工技术的改善,使之产生了更优良的物理性能。其广泛地分布在许多主要的应用领域中,如航空航天、汽车、造船、建筑和体育竞技等。而近年来,由于军事事业的迅速发展,专门应用于航天发动机的复合材料也应运而生。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航空及航天材料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有必要在材料制造和维修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检测技术来评价材料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用激光作为激励源的热成像无损
学位
进入21世纪,光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传统光学器件的分辨能力由于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再继续提高,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实际应用需求。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一种在金属-介质表面由于入射光子和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在金属表面传播的一种特殊电磁波,因其电磁场的局域增强效应、亚波长的尺寸与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等特点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控制与传
学位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由入射光中的光子与金属表面的自由运动的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电磁波模式。SPPs能够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并可在纳米尺度实现对光子的传输与操控,使得其为纳米光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潜在的优势(高度小型化和集成)。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波导结构作为被研究人员们青睐的波导
学位
金属吸附在半导体表面的吸附过程以及其中的电荷转移机理一直是研究人员探究的重点,而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能够实现了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与局域接触势能差同时测量,已成为表征金属吸附半导体表面的一种更方便、更准确的技术手段。本论文利用自制的超高真空非接触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研究了Au在Si(111)-(7×7)表面的吸附结构性质和局部接触势能差,并通过差分电荷密度计算。得到了Au吸附在Si(111)-(7×7
学位
飞行器试验一般花费巨大且准备周期长,需要采编器确保飞行器试验中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高可靠性。本文针对飞行试验中种种问题,研制出一种高速、高精度、多通道、低噪声的高速采编器。本文通过对高速采编器设计中所选用的各种电子器件进行噪声建模和定量分析,并另分析采样量化使用的模拟开关以抑制其通道间串扰,分析A/D转换器的外围电路和PCB布板走线以降低干扰噪声对采集精度的影响,信号采集电路中采用电压跟随器完成阻抗
学位
数据采集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据采编器是获取飞行器环境参数并将飞行状态反馈给地面指挥中心的关键设备。论文依托“某遥测系统采编控制器的研制”项目,设计了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据采编器,完成了多路模拟信号的采集与数字量信号的接收,实现了数据的混合编帧,并且通过远距离传输链路与地面测控台建立连接实现数据的交互传输,其实验数据对今后新型飞行器的研制与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根据此次课题的
学位
近年来,无人机以其体积小、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导航技术作为无人机的一种关键技术,是其实现自主飞行、无人侦察和精确打击等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面向卫星拒止环境,采用光流法进行速度测量,通过速度积分的方式获得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但是光流法容易受到光照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速误差,位置信息由于通过积分得到,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累积误差,导致测量得到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不准确。为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测速与定位的
学位
舵机作为伺服驱动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船舶等领域,在导弹姿态变换、航向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性能的稳定,针对舵机异常状态的准确、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舵机测试设备的自动化以及参数测试的简便性、可靠性等特点都已具备,但人工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和决策,不但耗时耗力且准确度难以保证。论文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来构建舵机异常检测模型,实现舵机性能参数数据的自动特征提取与异常识别,推动舵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