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区内山峦起伏,河谷深邃,具典型山地地貌景观,地形坡度陡,相对高差大;受高原气流和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大,寒冻风化作用强烈;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秦岭褶皱带、松潘—甘孜褶皱带三大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境内褶皱、断裂极其发育;前震旦系到三叠的变质岩、岩浆岩广泛出露,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不完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区内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汶川地震后,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灾后重建工作进程。 汶川地震前平武县共发育地质灾害点80处,其中滑坡60处、崩塌12处、泥石流5处、不稳定斜坡3处,威胁财产6375万元;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总数激增至397处,其中滑坡151处、崩塌122处、泥石流55处、不稳定斜坡69处。按规模划分,特大型1处,另外大型地质灾害点26处、中型99处、小型271处。震后地质灾害多沿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北川—映秀断裂沿线呈南西—北东向展布,密集分布于断裂通过的涪江干流及其支流石坎河、清漪江沿岸。汶川地震以来,区内地质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947万元,威胁人口14780人,受威胁资产达11.5亿元。平武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涪江干流及其支流火溪河、黄羊河、土城河、石坎河及清漪江沿岸深切河谷区,面积862.22km2。 通过对涪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岸坡调查分析,涪江干流龙安以下段、清漪江、石坎河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差,涪江水晶至龙安段、火溪河岸坡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稳定性较好、较差、差的岸坡长度分别占27.9%、38.9%和33.2%。 全县39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纳入了平武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推荐工程治理点73处、应急排危点55处、避让搬迁点170处、长期监测点59处、综合防治点40处;划定重点防治区面积1013.93km2,次重点防治区面积1875.89km2;防治重点包括平武县城、全县25个乡镇及其它人口聚集点、灾后恢复重建安置点、省道105、205线、平松路等县级公路、以及南坝工业园;威胁场镇(集中)、人口密集区、恢复重建安置区(点)、重要工矿企业、景区及主要交通干线的144处地质灾害点作为重点防治灾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