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基本生存方式及行为属性,是人类生活及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发生了异化。以消耗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剩余商品为目标的消费,背离了其作为满足人类需要手段的本质而成为了人类活动的目的。而这种手段与目的颠倒的结果是人们在物质消费追求及生产中的永无止境、对自然及资源开发的无限度、对他人及社会关怀的冷漠,异化了的消费最终成为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障碍。然而,当代中国正在复制并实践着这种消费异化现象,并日趋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由温饱走向小康。然而中国人并没有因为“致富”而止步,而是更加强烈地企盼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于是以物质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以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为价值实现、以市场为手段、以消费为动力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导型发展模式。当人们被物质消费的欲望所驱动,被攫取更多物质财富的想法所占据,就再也无暇顾及自然和社会中其他主体的利益,为了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对他人或其他生物造成损害。于是可以预见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超越地域时空和意识形态的藩篱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中国人必须直面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显然,要解决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仅仅依靠法律及制度的外在约束是不能完全奏效的。思想观念引领和制约人的行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任何外在的强制都是有局限的。不祛除人们头脑中“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不改变社会中以消费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以消费为动力的社会发展模式就不会转变,人们挥霍与浪费行为就永远不会停止,中国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并走出发展困境便绝无可能。因此,使人们意识到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消费异化问题,改变现有的以消费为核心的意识观念,辅以相应的制度性、强制性的规定,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国人的消费行为为标的,审视我国居民消费异化问题,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从而增强我国居民克服消费异化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注重“刺激消费”与“消费异化”之间的平衡,确保社会向公平与正义方向发展,提高危机中的抗风险能力;倡导更加多元的社会评价模式,使物化的人重新回归为自由人。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以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发展困境为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借鉴西方学者的消费异化理论,在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与反思,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能够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框架结构、创新点与不足等。第2章,基本概念介绍及理论基础的构建。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和消费相关理论的介绍以及对西方经典消费异化理论的梳理,为本文消费异化问题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对马克思“异化”与“消费”理论充分理解,对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及后马克思主义学派中代表性学者关于消费异化产生、形成、危害、根源及解决对策的主要思想及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第3章,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中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西方学者所批判的炫耀消费、符号消费、奢侈消费、盲目消费等消费异化现象均不同种程度地出现在中国社会中,并且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结合中国人“好面子”的特征,呈现出攀比性的面子消费;结合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呈现出畸形性的人情消费等等。第4章,解析消费异化现象在中国产生及蔓延的原因。消费异化在中国社会中的逐步渗透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大生产劳动模式及竞争法则是消费异化产生的内在动力,而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发达生产力则构成了消费异化出现的物质基础;在主观上,外来的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异化思想出现的思想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及社会转型中的心理调试都对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5章,论述了消费异化现象蔓延对中国社会及居民所产生的危害。以往学者更乐于从生态环境恶化的角度来批判消费异化的消极作用,然而从中国社会的现存状况出发,会发现中国国内的消费异化现象不仅危及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必将同时面对生态、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危机,威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甚至会葬送我们几十年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第6章,探讨消费异化扬弃的路径。以可持续的消费为原则,在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扬弃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绿色消费的经验基础上,探索中国社会扬弃消费异化问题路径,包括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障消费均衡,加强政府监管净化消费环境;在消费主体建设上,借助传媒力量正确引导消费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消费者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