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弹药引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探讨了微小型传爆序列的必要性。在爆轰理论分析、电雷管输出参数近似计算、传爆过程数值模拟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JO-9C(Ⅱ)在薄板空腔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弹药引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探讨了微小型传爆序列的必要性。在爆轰理论分析、电雷管输出参数近似计算、传爆过程数值模拟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JO-9C(Ⅱ)在薄板空腔内压装成长条形代替柱形导爆药的装药结构。条形导爆药上下两端分别使用轴向与药条长度方向垂直的微小型电雷管和传爆管作为输入和输出,组成“(?)”形双直角传爆路径的平板式微小型传爆序列,研究条形导爆药在传爆序列中的传爆和隔爆特性。将条形导爆药装压成型后进行特性实验。包括厚度分别为0.8mm和1.8mm的条形导爆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爆和2mm安全距离隔爆的原理实验,由原理实验结果进行条形导爆药厚度小于0.8mm的传爆和2mm以下安全距离隔爆的临界实验。根据特性实验结果,对条形导爆药结构进行优化,并改进模拟隔爆方式,通过药板组件翻转实现电雷管和导爆药的对正和错位。对优化后的传爆序列实验装置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传爆和隔爆验证实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宽度1.8mm,厚度分别为1.8mm和0.8mm的条形导爆药与微小型电雷管和传爆管组成的传爆序列可以逐级传爆,且该尺寸的导爆药药量偏大,2mm安全距离可以隔爆。能够逐级传爆的药条厚度临界值在区间(0.2mm,0.4mm]之内,能够安全隔爆的临界安全距离在区间(0,0.25mmm]之内。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条形导爆药输入、输出端为Φ2mm×0.6mm.传导区截面为0.6mm(T)×1mm(W),装药密度为1.75 g·cm-3是能够可靠传爆的较为理想的装药条件;1mm是符合实际应用的较为理想的安全距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弹目交会视景仿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弹目交会仿真系统的需求,介绍了基于视景仿真平台Vega的弹目交会仿真系统的设计实现。设计了一种地空导弹弹目交会仿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从中日词汇蕴涵的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一下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激光汽化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iscompression,PLD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个体化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在CT引
为了提高效费比,火箭弹必须发展远程和高精度,跟上现代战场信息化的进程。因此简易控制技术,即在原有火箭弹的基础上增加控制系统来提高射程和命中精度是目前首选的一种技术
本研究对内螺纹铜管尺寸优化及铝箔厚度减薄前后的空调换热器进行了单体性能实验和整机性能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内螺纹铜管、铝箔完全能够满足空调器性能要求,为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无线战术网在在战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战术网中微波站、电台数量的不断增加,战术网的规划问题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
惯性技术是基于惯性原理,对目标物体进行控制和测量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在国防武器装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稳瞄惯导一体化系统以惯性技术为基础,在陆用车载
本文以一种差动气缸PWM舵机控制系统为例,讨论了PWM气动系统的线性化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给出了在不同状态下气动阀的起始压力、流量增益和压力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推导了系统线
应用ControlBuild(CB)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方法可以充分发挥CB和Matlab的各自优势,提高仿真、开发效率和效果。着重探讨了CB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方法,并l划述了混合编程的基本步骤
提供了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原理设计高精度油类含油量测试仪的新方法。系统采用EP1C3T144C8为主控芯片,TMS320F2407专门用来负责数据处理,这样的设计保证了较高的运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