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国内军阀战争不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的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乡村社会也非常显著。农村土地日益集中,农村贫富分化加剧,农村社会分层严重。近代赣闽粤地区,地主、富农掌握了农村的大量质量较好的土地,贫雇农在经济上受地租剥削、高利剥削,处于乡村的经济劣势地位;在政治上被打压,处于政治劣势地位;在文化教育上受教育的人数少,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地主、富农是乡村权力结构的中心,贫雇农增多,负担加重,处于社会边缘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随着革命实践的推动,中共对农民中的贫农、雇农更加关注,认识到贫雇农虽然是农村社会阶层中的边缘群体,但他们对土地和社会地位的渴望非常强烈,是中共土地革命应该依靠的主要力量。中共为了土地革命的开展,需要通过提高贫雇农的社会地位,来吸引贫雇农参加革命。中共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些列的政策,来保护贫雇农的利益。通过政策的实施,贫雇农由革命前的社会边缘地位,转变为革命后的社会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