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翻译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而对文化专有项的处理又是翻译中国文学的重难点。本文的文化专有项特指有含义的专有名词,即与习俗、制度、宗教、成语等有关的词句。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双语作家林语堂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以前学界对林氏英文作品的研究大多限于《京华烟云》,而对其姊妹篇《风声鹤唳》关注较少。该小说曾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版的《飘》,在国内外都获得很大成功。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理论重新阐释了翻译过程,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不再把翻译仅仅视为语言代码的转换过程,而视作动态顺应的过程,时间、空间、交际双方、语言结构及翻译活动中的其他因素被纳入到翻译的动态顺应过程。本文以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成分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及顺应的动态性三个方面探讨《风声鹤唳》中的文化专有项的文本处理方式与目的。本文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维度对林语堂《风声鹤唳》中的文化专有项进行例证分析,发现林语堂采用的是读者取向的翻译方法,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套译等翻译方法对文化专有项进行了灵活的文本处理。但这种改动并非随意,而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意在译入语文化中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林氏在处理小说文化专有项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有三项发现:第一,在翻译《风声鹤唳》中的文化专有项过程中,林氏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套译等灵活的翻译方法处理文化专有项,译文传递了原文的主旨大意和精神,而非对原文逐字翻译。既表达了原文的贴切意思,又让西方读者读来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第二,林语堂根据小说目的语读者群情况灵活做动态顺应。启示译者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群情况,随时进行动态调整。第三,顺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翻译的广度,对翻译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认为翻译过程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更要把文化层面纳入其中。笔者认为译界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对待翻译研究。
其他文献
金属烤瓷冠是修复牙体缺损最为广泛而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诸多因素对牙体、牙髓、牙周组织造成的损害不可忽视。笔者在日常门诊医疗中收集了一些因烤瓷修复出现问题的病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防止应用固定冠、桥修复时对牙体,牙髓造成损害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1 资料和方法  1.2修复方法: 常规对基牙进行制备,藻酸钠印模材取模,临时冠粘结保护,瓷冠粘结完成。  2 结果  3
一般谈到扩张器术后感染多指一期埋置扩张器后组织扩张过程中发生的感染,这也是组织扩张术的主要并发症。可为原发性的,也可继发于血肿、扩张赢外置或扩张器外露后,一。般表现为
神经纤维上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s)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特征。82%98%的AD患者的脑血管壁
[摘要]目的:探讨片段弓矫治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方法:对16例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用片段弓来打开咬合,并对咬合打开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戴用片段弓3~6个月(平均4.5月)后,覆牙合达到正常,切牙段出现整体压低,而对支抗后牙几乎无影响,上颌磨牙的角度、垂直距离与上颌切牙的角度均未改变。②压低上切牙时平均每月0.47mm,共压低了2.12mm,6~8周后可看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