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长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并鉴别不同原发肿瘤来源的长骨骨转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到2018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经过病理证实的长骨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163例纳入研究,男性81例,女性82例,年龄30-84岁,平均58.68±9.8岁,154例行X线或CT平扫检查,98例行MR平扫检查,54例行MR增强扫描。对所有临床、影像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包括病灶临床信息、形态学及信号特征;然后对肺癌(77例)、乳腺癌(29例)、肾癌(19例)来源的总计125例长骨转移瘤的临床、影像特征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原发肿瘤病例数较少的长骨转移瘤的影像特征。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对肺癌组、乳腺癌组、肾癌组三组病灶的时间间隔、纵横比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并绘制散点图;对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117例因转移部位不适而入院,46例在术后或治疗中复查发现。132例位于骨端,31例位于骨干;111例偏心性分布。121例溶骨型破坏,16例成骨型破坏,17例混合型破坏;38例伴膨胀性破坏。105例骨皮质不连续,19例伴病理性骨折,25例出现咬饼干征。8例见骨膜反应。86例见软组织肿块,68例未见软组织肿块。87例转移灶T1W呈稍低、T2W呈稍高或等信号,9例T1W、T2W呈低信号,2例T1W呈稍高、T2W呈高信号;89例T1W、T2W信号不均匀。T2W上,25例病灶内见皂泡状高信号,其中2例见液液平面;62例见线样低信号影;15例见流空血管影。T2W压脂上,84例转移灶周围见水肿信号。41例明显强化,13例轻中度强化;51例不均匀强化。2.肺癌组(77例)、乳腺癌组(29例)、肾癌组(19例)中临床先发现原发灶或转移灶者的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其中先发现原发灶者出现转移灶的时间间隔,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灶的纵横比存在差异。三组间在病灶破坏方式、膨胀性、皮质连续性、病理性骨折、咬饼干征、软组织肿块、皂泡征、血管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化道肿瘤来源7例溶骨型破坏,1例成骨型破坏,1例穿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MR增强4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宫颈癌来源(7例)均呈溶骨型破坏,MR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前列腺癌来源(4例)均呈成骨型破坏。肝癌来源(4例)均呈溶骨型破坏,3例呈膨胀性改变,伴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咽部肿瘤来源(4例)均呈溶骨型破坏,T2W中心见高信号区。甲状腺癌来源(4例)类似肾癌来源。肾上腺癌来源(1例)呈混合型破坏,病灶内见皂泡征。黑色素瘤来源(1例)溶骨型破坏,伴病理性骨折,T1W、T2W见稍高信号区。结论:1.长骨骨转移好发于右侧股骨和肱骨近段,多呈溶骨型破坏,部分原发肿瘤来源的长骨转移可能会出现膨胀性改变、咬饼干征、皂泡征、液液平面;2.转移瘤出现的时间间隔、生长方式、骨破坏方式、病理性骨折、皂泡征和血管影有助于区分肺癌、乳腺癌、肾癌来源;3.其他来源的长骨骨转移瘤在骨破坏方式、软组织肿块和MR信号表现也存在一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