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相关性质研究是当前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目前,较有效的构建多核配合物的方法是使用多功能配体,即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配位选择性的多齿配体可以得到双核及多核配合物。因此新的功能型配体分子的开发与研究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动力。由于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的众多优点,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颇受人们的关注;而含有酰肼或酰腙的化合物及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尤其是作为多种酶的抑制剂,且分子内酚氧具有配位及桥联作用,因此,4-酰基吡唑啉酮缩酰肼及醛腙类多功能配体的合成与研究对于功能配合物的开发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围绕双核及多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合成了六类以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为母体的新型多功能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对其晶体结构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多功能配体分子的构建及双核或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功能配合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以吡啶为第二类配体的混配配合物,并对溶剂热合成法应用于吡唑啉酮衍生物体系的混配配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部分合成了一类多功能配体1,3-二苯基-4-苯乙酰基-吡唑啉酮缩水杨醛腙(DPPaP-SA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率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配体DPPaP-SAH在形成配合物时构型转化及配位方式,进而确定了该配体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并初步探讨了相同配体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构型差异的原因。同时,分析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质。第二部分合成并表征了1,3-二苯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水杨醛腙(DPBP-SA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配体及其Ni,Zn,Mn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并结合第一部分所得结论,从配体空间结构、金属离子自身特性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该配体与不同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时的配位方式不同是导致配合物结构不同的原因,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WP=3>第三部分合成并表征了1,3-二苯基-4-乙酰基-吡唑啉酮缩水杨醛腙(DPAP-SA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方法推测了配体DPAP-SAH在形成配合物时构型转化及配位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为双核或多核配合物,验证了第二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即当吡唑啉酮缩醛腙类衍生物中吡唑环上4-位取代基空间位阻较小时,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时,形成双核或多核配合物的可能性较大。第四部分合成了三个新的1,3-二苯基-4-酰基-吡唑啉酮缩水杨酰肼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配体DPPaP-SAL,DPBP-SAL,DPAP-SAL的结构,进而合成并表征了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分析结果表明,1,3-二苯基-4-酰基-吡唑啉酮缩水杨酰肼类金属配合物结构多样,该类配体是优于醛腙类的优良配体。第五部分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以N-(1-苯基-3-甲基-4-苯亚甲基-吡唑啉酮-5)-对硝基苯甲酰腙(PMBP-PNBH)为第一配体,吡啶为第二配体的过渡金属混配配合物[Ni(PMBP-PNBH)(Py)3],[Ni(PMBP-PNBH)(Py)]及[Cu (PMBP-PNBH)(Py)],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进一步讨论了溶剂热法合成混合物的理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