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虽然已经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仍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中,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收入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也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当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或即将再次参与市场劳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协调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系?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程度如何,通过什么样的影响机制来作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否会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如果存在,那么作用机理又是如何?这些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劳动力供给中亟待解决而又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层面来看,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把老年人的抚养压力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动力,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提供经验借鉴,丰富现有老年人劳动力供给问题的研究。从现实层面上看,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的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还会对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有影响,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政策的过程中提供经验支持和决策依据。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干预”的研究思路,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升和劳动力供给增加的现实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是怎样?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劳动-闲暇模型、健康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体系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将健康因素作为内生变量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投资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金钱和时间,从而影响到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给行为。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情况分析,并进一步揭示老年群体内部的健康状况的群组异质性。然后对老年就业人口的规模和结构的现状考察,了解到有多少老年人在继续劳动,具有什么样的群体特征,从事的是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分布情况等。本文接下来就是实证检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作用,共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对自身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以自评健康状况作为老年人健康的测量指标,分析其对劳动力参与和劳动时间的影响。考虑到自我报告健康状况带来的测量误差,采取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替代自评健康测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二是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对配偶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以老年人患慢性病作为外生的健康风险冲击,采用粗化精确匹配和个体固定效应的广义差中差模型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老年人患病后对配偶的劳动力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测算出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就业人口数量达到5957万,65岁及以上老年就业人口为2609万,中国老年就业人口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业率为26.8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就业率为18.1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率水平不高,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空间。(2)中国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较好,有八成左右的老年人较为健康,在日常生活上不需要依赖别人,相反还能发挥余热,成为家庭、社会的宝贵资源;约有两成左右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群体结构特征说明低龄男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其他群体,处于就业状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3)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健康状况提升,中国老年人的劳动力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自评健康状况为很好、好等级比一般、差、很差等级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高8.6%,年平均劳动时间要多454.715小时。(4)不同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对劳动力供给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要比城镇大,但对于已经参与劳动的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时间对健康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比城镇要小。同时,男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要比女性大,因健康状况降低导致男性老年人减少年平均劳动小时数比女性多。另外,健康状况对中低龄老年人(60-80岁)的劳动力参与和劳动时间产生显著的影响,对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劳动力参与和劳动时间影响不显著。(5)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变动不仅会对自身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有影响,还会对配偶的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当老年人患病后,会导致配偶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说明为了照料患病老年人配偶放弃了市场劳动,体现出明显的照料效应。丈夫患病导致妻子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程度要比妻子患病对丈夫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程度要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健康老年人的劳动力供给水平、提升老年人自身及家庭福利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其从事一切活动的前提基础,因此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的健康促进问题。其次,老年人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家庭、为社会劳动,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就应该因势利导,致力于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开拓老年人劳动力市场,满足具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老年人的就业权利。再次,社会在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升老年劳动力供给水平的同时,更要关注老年人自身及家庭的福利水平,尤其是在老年人患病时,关注老年人因带病劳动带来的福利损失,以及家庭成员因照料效应导致收入的减少和身心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