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刈割管理对紫花苜蓿草地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主要的旱作农业区,产量低而不稳定,而且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该区食物安全、生态文明和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紫花苜蓿是该区发展草地农业的重要牧草。刈割是紫花苜蓿的主要利用方式,但该区传统的刈割利用方式限制了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稳定和提升。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对不同刈割时间、刈割留茬高度和刈割频率下紫花苜蓿草产量、饲草粗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探明不同刈割利用方式下下苜蓿的生产力,找到较佳的刈割管理模式,为该区苜蓿高产、优质、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在初花期、开花50%、盛花期和结荚期刈割,陇东苜蓿地上部分总产量分别是10.06、9.36、10.12和9.42t/hm2,不同刈割时间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叶产量在初花期、开花50%、盛花期和结荚期分别是4.09、2.78、3.57和2.72t/hm2。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叶和茎的粗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刈割时间的推迟,平均株数呈减少的趋势,但初花期和开花50%间无显著差异,后两个刈割时间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枝条数逐渐减少而基部面积增大。这表明,在初花期刈割陇东苜蓿,可获得最高的叶产量和不显著低于其他物候期刈割的地上部分总产量,饲草的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初花期刈割后陇东苜蓿再生能力更强。2)在2009年齐地面(0cm留茬)刈割和5cm留茬刈割后,陇东苜蓿产量分别为10.73和10.21t/hm2,在2010年则为11.23和10.61t/hm2,不同刈割留茬高度间没有明显差异。在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叶和茎的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会随刈割时间的推迟呈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刈割时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适当的留茬(如5cm)不会导致陇东苜蓿产量明显减小和品质显著下降。此外,留茬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也可以提高地表的覆盖度。3)在3周、6周和9周的刈割间隔下,陇东苜蓿的产量分别为4.62、7.93和8.18t/hm2,在后两个刈割间隔间没有明显差异。随刈割间隔的增大,茎和叶的粗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且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也下降。随刈割间隔的增大,枝条数无明显差异,而在3周刈割间隔下群落叶面积指数最低而透光率最高,在6周和9周刈割间隔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6周的刈割间隔是陇东苜蓿较为适宜的刈割间隔,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为真实反映水果在人体内的抗氧化和抗癌细胞增殖活性,考虑到抗氧化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的转化和降解,本文结合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研究了苹果和梨的全果、果肉、果皮在模拟胃肠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具有独特而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高阻尼和耐腐蚀特性,近年来吸引着土木工程师的关注。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马
奉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原因、研究目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正文部分基于冉皮勒演唱的《格斯尔》,运用比较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我国航空业迅速崛起,但其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特性使得航空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自航空业的出现以来,事故和灾难伴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全过程,造成了
研究背景: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WHO调查显示,2002—2003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原因中肺炎居首位(占19%)。肺炎支原体(MP)是社区获得性肺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进行性的皮肤和内脏纤维化、微血管系统改变和多种细胞、体液免疫异常为特征,最终导致组
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各地盆景群体,结合地方文化、风俗、气候,采用自我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形成地方流派。一些善于总结、敢于开创求新者,成为流派中
期刊
<正>针灸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尤其是治疗各种痛证的疗效可靠,现将李志道老师多年临床治疗疼痛的"对应针刺法"做以简单介绍。"对应针刺法"是以经络循行为理论基础,由传统针灸的
胶质瘤(glioma)属于高度恶性脑肿瘤,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等特点使其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目前,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