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纯音听阈是临床最常用也是首选的听力测试方法,分析偏头痛患者的纯音听阈改变,探讨其可能的原因。(2)脑干在偏头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常规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相比,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可能对脑干功能异常更敏感,分析偏头痛患者的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结果,评估偏头痛患者间歇期的脑干功能状态。资料与方法:(1)对2006年到2007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58名间歇期偏头痛患者和4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纯音听阈检查,频率范围为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和8000HZ,采用t检验、t′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两侧各频率下的听阈,评估偏头痛患者的听阈水平,将偏头痛患者分为无先兆性偏头痛组与先兆性偏头痛组,比较两者的听阈水平,探讨两类型听阈是否相同。(2)对2006年到2007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55名间歇期偏头痛患者和4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刺激速率分11.1次/秒与51.1次/秒两种。采用t检验、t′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高低刺激率下两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及高低刺激率下Ⅰ-Ⅴ间期的差值。结果:(1)偏头痛患者左右侧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和8000HZ的听阈均高于健康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11.1次/秒下,偏头痛患者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1次/秒下,偏头痛患者的左侧Ⅰ-Ⅲ间期较健康人显著延长,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患者的左侧高低刺激率下的Ⅰ-Ⅴ间期差较健康人延长,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1)偏头痛患者的听力较健康人差,偏头痛患者的听力可能有损害,有先兆偏头痛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听力可能相同。(2)间歇期偏头痛患者脑干功能存在异常和不对称性,高刺激速率ABR对病变的检出可能比低刺激率ABR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