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对企业投融资活动间关系的探讨上。本文主要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以我国特殊的债务融资环境和产权制度为背景,在分析我国债务融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债务融资规模、债务融资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以1997-2010年我国上交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代表,研究了我国融资结构、债务融资来源结构及债务期限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然后,本文在以往文献及我国融资现状的基础上,以2007-2010年我国上交所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债务规模、债务来源及期限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同时,为了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和环境背景更深入地透析两者间的关系,本文按照国有股控股比例的高低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组和非国有企业组。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总整体上讲,我国债务融资规模与企业投资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发挥了一定的公司治理功能。从债务来源来看,债券融资的投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的公司治理效果最差;分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我国商业银行借款的投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尚未明晰,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效果不佳。从期限结构来看,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偏短,短期银行借款的公司治理效果明显强于长期借款。这表明在我国,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不明显,过度投资现象严重,经济主体契约意识淡薄和非理性,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的投资不足与资产替代机理在我国的作用并不明显;从分组数据来看,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与投资规模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我国国有企业仍存在普遍的“短期债务长期占用”“借新债,还旧债”等现象,国有企业长短期债务同质化问题严重。
最后,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债务融资环境及体制的健全和改善提出了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