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十二募穴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是针灸穴位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募穴的主治病证种类较多,其配穴规律较为复杂,募穴配伍在疾病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募穴的标准化应用一直未有相关研究。因此在针灸标准化体系具体内容的研究中,对十二募穴针灸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化的修订是必然的。故本研究分为3个部分对募穴的标准化应用进行初探。1.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募穴总体及分属十二募穴的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募穴总体及分属十二募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2.通过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数据库中的募穴使用的情况进行筛选与分析,总结募穴主治病证和穴位配伍规律。3.基于十二募穴针灸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各个环节构建针灸标准化体系;应用测评工具对募穴针灸标准化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材料与方法:1.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数据来源,检索建库以来到2021年12月有关募穴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5.7.R5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2.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等各大数据库文献的筛选,应用Excel收集和整理十二募穴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穴位的主治病证及穴位应用的频次及配伍等进行统计分析。3.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募穴临床应用标准的量表研究,对募穴针灸标准化体系各指标项目进行修正和调整,通过专家评分和意见反馈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最终获得较为客观、完善的关于募穴针灸标准化体系专家共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信度、效度的测量学属性评价,验证本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1.CiteSpace文献计量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最终纳入募穴453篇、中府33篇、巨阙33篇、期门151篇、章门43篇、京门9篇、膻中529篇、中脘1065篇、日月110篇、天枢785篇、中极533篇、关元1113篇、石门25篇。募穴总体及分属十二募穴的研究文献量在近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募穴总体及分属十二募穴的发文量自2000年以后明显升高,发文量高的机构多为各区域的中医药大学,研究重点从前期的理论研究及个案研究逐渐向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临床应用配穴规律研究发展。2.经过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最终得到6460篇的合格文献,分别进行12个募穴的主治病证及配穴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十二募穴由于其分布及主治脏腑的特征不同,对不同系统的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其中中府擅于治疗呼吸系疾病中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等肺系疾病,配穴多与肺俞、膻中、天突等相伍;巨阙擅于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配穴多与内关、心俞、膻中等相伍;期门擅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胁痛等肝胆系统疾病,配穴多与章门、关元、支沟等相伍;章门擅于治疗肥胖、肝炎、肝硬化等代谢性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配穴多与中脘、天枢、足三里、期门、肝俞、日月等相伍;京门擅于治疗肾绞痛、Ig A肾病、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配穴多与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相伍;膻中擅于治疗咳嗽、咳喘、呃逆、胸痹、心痛等肺系、心系疾病,配穴多与肺俞、膈俞、天突等相伍;中脘擅于治疗胃脘痛、纳差、肥胖等消化系统及代谢性疾病,配穴多与足三里、天枢、脾俞相伍;日月擅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肝硬化等肝胆系统疾病,配穴多与期门、阳陵泉、肝俞、胆俞等相伍;天枢擅于治疗便秘、腹泻、肥胖等消化系统及代谢性疾病,配穴多与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相伍;中极擅于治疗癃闭、遗尿、痛经等泌尿系统及妇科疾病,配穴多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相伍;关元擅于治疗癃闭、月经不调、尿失禁等泌尿系统及妇科疾病,配穴多与神阙、气海、中极等相伍;石门擅于治疗癃闭、肥胖、盆腔炎等泌尿系统、代谢性疾病、妇科疾病等,配穴多与中极、关元、气海等相伍。3.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专家对问卷各条目的熟悉程度(Cs)分别为0.860和0.888,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影响程度(Ca)分别为0.84和0.87,根据专家权威程度公式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79;专家协调程度第一轮W值在0.46-0.82之间,第二轮W值在0.53-0.93之间,第二轮各指标的W值高于第一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专家对于十二募穴标准化体系的条目和能力评分是具有较好的协调一致;对问卷的各条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构建的十二募穴标准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从规范十二募穴穴位标准化项目、精简各穴位系统疾病和优势病种、统一优势病种的中医或西医病名、配穴形式规范化、增加“穴位理论基础”中对穴位特性的标准化研究、标准化问卷的整体条理、对需要标准化项目类别进行适当说明和解释等7项总体建议,专家对问卷中涉及的十二募穴各条目的内容进行了评分,提示专家对问卷中十二穴位的调查内容的重要性较为认可。中府穴多用于咳嗽、喘促、肺胀、肺痈等肺系疾患,优选配穴以选取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为主;巨阙穴多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心烦不眠等心胸病证,优选配穴为合谷、三阴交、商丘等;期门穴多用于治疗肝病、心肺疾病等,优选配穴为肝俞、支沟、阳陵泉、足三里等;章门穴多用于胸胁支满、黄疸、饮食积滞等脾胃肝胆疾病,优选配穴以肝脾穴位配伍为主;京门穴多用于遗精、早泄、腰膝疼痛、小便不利等肾系疾病,优选配穴以肾俞为主;膻中穴多用于治疗咳嗽喘促、乳痈、胸痹心痛等疾病,优选配穴为足三里、中脘,次选配穴为肺俞、大陵、太冲、合谷、三阴交等;中脘穴多用于各类腑病,优选配穴以天枢、神阙、足三里等为主;日月穴多用于肝胆系疾患,优选配穴以期门、肝俞、胆俞穴、阳陵泉等为主;天枢穴多用于治疗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脾胃大肠疾病,优选配穴以中脘、关元、神阙、足三里等为主;中极穴多用于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优选配穴为三阴交、气海、足三里等;关元穴多用于治疗少腹挛急、淋证、尿频尿急、泄利不止等,优选配穴气海、三阴交、神阙、天枢、中脘等为主;石门穴多用于治疗脘腹胀满、便秘、崩漏等疾病,优选配穴需临证进行辨证。结论:1.基于CiteSpace,募穴总体研究方法为电针、针刺、针灸等,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募穴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穴位的配伍规律研究。2.募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擅于治疗脏腑病证,穴位配伍的协同作用突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十二募穴的主治病证涉及肺系、心系、肾系、妇科、代谢性疾病等诸多门类,募穴的配伍规律以俞募配穴、募募配穴、合募配穴、原募配穴、交会穴配穴、募穴与局部腧穴配伍为主。3.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对十二募穴的问卷各条目的重要性较为认可,从募穴穴位理论基础、穴位实际操作、临床应用等方面,构建募穴临床辨治的标准化体系。对指导临床募穴的应用和促进业内共识性中医募穴辨治标准化体系形成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