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不同中医证型血栓前状态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冀为形成规范、客观的复发性流产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共151例,对15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及150例正常的妇女进行就一般情况,月经史,生育史,生活情况,情绪,睡眠及运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选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选用T2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平均秩和(R)、四分位和中位数(P25,P50,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各组证型与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复发性流产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因素。结果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型分布构成:肾虚血瘀型44例,肾虚型37例,脾肾两虚型48例,气血两虚型22例。2.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在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 2-GP1抗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值高于肾虚型、脾肾两虚型及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P<0.05)。3.肾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小学学历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4.889倍(OR=4.889,P=0.009);月经失调者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是无发生月经失调者的3.497倍(OR=3.497,P=0.001);人工流产2次、3次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分别是无人工流者的4.324倍(OR=4.324,P=0.019)、7.410 倍(OR=7.410,P=0.003)。4.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抑郁状态与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呈正相关(OR=1.058,P=0.031);人工流产3次者发生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是未人工流产者的3.857倍(OR=3.857,P=0.012)。5.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运动量低者发生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是运动量高者的4.739倍(OR=4.739,P=0.040);睡眠质量差者发生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是睡眠质量很好者的6.545倍(OR=6.545,P=0.016)。6.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焦虑状态与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呈正相关(OR=1.335,P=0.000);抑郁状态与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发生呈正相关(OR=1.395,P=0.000);运动量低者发生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是运动量高者的4.594 倍(OR=4.594,P=0.004)结论: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前状态指标有相关性。不同中医证型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历、月经失调史、人工流产次数、焦虑、抑郁、运动量及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