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片轧辊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及分析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fo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电池极片轧辊是生产锂电池极片的重要设备。常见的极片轧机轧辊通常是冷辊,为了干燥极片上的涂料,通常在轧制之前通过设置的干燥箱专门进行加热干燥,结果是生产线长,工作效率也低。热轧就是将轧辊先进行均匀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对涂好涂料的极片直接进行轧制,不需要经过干燥箱干燥的过程。这样不仅节省设备成本,同时热轧也极大地提高了锂电池极片的品质,使涂料能够更好地与极片结合,提高后续生产出的锂电池工作的可靠性。轧辊表面温度分布越均匀,极片的轧制质量越高,因此,如何使轧辊能够均匀加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给轧辊设计流道来通入热的导热油的方式加热轧辊。首先,利用流体螺旋流动强化传热的理论,通过给锂电池极片轧辊的辊芯上设计出螺旋槽流道,建立新型的辊套式热轧辊模型。螺旋槽流道增加了导热油与轧辊的换热面积,能够提高轧辊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和快速的加热轧辊等优点。对建立的轧辊模型进行瞬态的流固耦合传热计算,得出轧辊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及轧辊表面的温度场分布。然后,使用FLUENT软件对轧辊模型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不同的进口流速、辊套厚度、螺旋流道的横截面形状、螺旋流道之间的螺距、径向流道与端部之间的距离这五个重要参数的模型进行流固耦合传热模拟仿真,研究单个因素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流固耦合传热过程中不同的进口流速、辊套厚度、螺距这三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轧辊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得出试验的优水平和优组合。最后,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用流体FLUENT分析模块、Static Structural分析模块对锂电池极片轧辊进行热固耦合分析,将FLUENT分析模块得出的轧辊温度场作为温度载荷加载给静力学模块,目的是得出轧辊的热应力场和受热变形,特别是轧辊表面的变形,因为轧辊表面的形变对锂电池极片的实际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提高锂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
其他文献
酚类化合物是废水中常见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生物炭因丰富的微孔结构和活性表面常作为吸附剂,但原料种类、制备条件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去除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本文针对生物炭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酚类污染物方面存在问题开展研究,在不同热解温度(300℃700℃)下制备5种松树锯末生物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元素分析仪、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
湖南衡阳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对确保粮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区域水稻生产存在氮肥施用过量与分配不合理、倒伏风险大、灾害较频繁等问题。近年来,超级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完善湘南双季超级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设置4种氮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4:3:2:1,N1;5:3:1:1,N2;6:3:1:0,N3;7:3:0:0,N4)、2种株行距(16.7cm×16.7cm,X1;16.7cm×20.
溜井的稳定与否对矿山的生产有很大影响,既受静载作用,又受冲击荷载作用.冲击荷载是使其产生较高破坏率的主要原因.为了探求冲击荷载的作用,应用Hertz接触弹性分析,对钢球冲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在节能、数据预处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但是,由于其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簇头,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