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订单班学生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策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各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方针指导下,逐步探索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正积极探索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无缝对接”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订单班”应运而生。它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同时,对解决学生的就业难等问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订单班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订单班班级管理滞后,学生对企业缺乏认知,对企业管理有关规定无法适应,甚至排斥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等,学生的在校表现导致他们无法通过企业验收考核或者即使“忍受”订单班管理制度“侥幸”通过验收到岗后也会因无法适应企业管理而被迫离职。而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培养更青睐于订单班模式,即使社会招聘也只就管理岗位进行选拔,且明确提出985、211等重点院校的学历要求,显然中职生不具备这样的学历优势。而订单班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量身定制”,一旦不能通过验收,学生仅靠自己的毕业生身份很难实现对口就业。为此,我们必须反思订单班培养现状,为什么在订单班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校方和企业人员单方面努力,而被培养的主体却始终处于置身事外的尴尬状况?为什么会造成订单班难以管理的困境?归根结底,是未能解决学生的组织认同问题。本研究从组织认同视角入手,以A公司订单班学生为例,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调查订单班学生组织认同现状及管理现状,分析中职订单班学生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策略。基于调查发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认识错位,对订单班学生实现组织认同的培养错位;学生自我角色认知固化,始终固守学生角色,缺乏合理定位和自我规划;企业在订单班培养过程中角色失衡,过分下放权利,造成订单班学生选拔基础不牢;企业兼职班主任角色失衡,使学生在校培养期间的“班导师”制度变成一场空白;学生在企业跟岗实训期间被边缘化等。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主体在订单班培养过程中的错误认知和执行是影响订单班学生组织认同的因素。本研究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中职订单班学生组织认同的促进策略。学校应积极关注就业市场需求,注重订单班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订单班学生,应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正确认知企业的期待,并围绕怎么实现企业的期待而努力;企业应积极树立主人翁角色,严格把关订单班选拔的各个环节,主动走进订单班培养的全过程。学校、订单班学生和企业三方各司其职,帮助订单班学生更好地实现组织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产生和企业共同的行为、感知、思想和情感。将自己和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将企业发展建设的各项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自发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中职教育与就业市场无缝衔接。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在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们常说的"理科中的文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学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沟通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理解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形成比单纯描述会计规范更有说服力,在会计准则研究方法中引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会更有助于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理论与方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在寻求转型升级之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在大环境下实现“二次创业”。企业需要发展平台,而产业园在这一时期便顺势孕育而生。在20
报纸
通过梳理现代性的本质和内涵,并利用其内省和批判的思维模式,反思近、现代岭南建筑创作中地域元素的适应性发展状况,尝试归纳岭南地域元素在当代文化公建演绎中的适应性策略
公司担保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相关法律的强有力支撑。从司法实践看,与公司担保相关的案件存在同?不同判的情形,在法律学术界,围绕公司担保制度的利弊,学者们也进行了激烈争论,对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效力尚未形成一致认识。本文以浙江涵碧紫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朱苏芳民间借贷纠纷案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效力认定问题。全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分析法定代表人担保的法律依据和司法判决理由的基
介绍了某临氢设备用12Cr2Mo1VR(H)钢板的技术要求和生产工艺,同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火(加速冷却)+回火工艺生产的100 mm厚12Cr2M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社交网络飞速发展,成为舆论传播、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其传播和演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物质资源被大量使用,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大量恶化。目前的生态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人类的未来发展和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条件恶劣,过度的开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