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野里的当代学习环境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发展,诸多新因素注入教育领域,教育领域研究进发出极大的活力: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育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建设以及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远景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探讨逐渐升温,对人的根本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学习”的关注日益增多,产生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发问,进而应该探讨的是人如何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于是学习环境的研究逐步兴起。 选择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学习环境”本身的文化特性,文化哲学始终关注人与文化的内在关联,以人的优化和解放为其终极目的。在这种视阈下,学习环境是一种文化存在。采用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人、文化与课程三者关系进行深层追问,完整地呈现学习环境的形态,更好的关照人在其中的主体性和生命性,表达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 在国内外学习环境研究综述部分,笔者进行了历史回溯、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明晰了学习环境研究的历史发展线索,并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不足,进行了本研究的自我设定:从学习过程本身、学习者本身以及人与文化的同一性对学习环境的制约出发,对学习环境进行界定和建构,做到对人的学习生命的真正关注和关怀,实现人与文化的“相通”。 在当代学习环境的文化本性探讨中,笔者试图突破已有界定学习环境概念的维度,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对学习环境进行重新界定,分别从基本概念——学习与环境的内涵入手,考察在文化哲学层面二者的定义,以此整合,再从广义的角度界定学习环境的内涵为:学习环境实质上是各种空间里、各种时间进程中支持并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促进入的自我实现和优化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而在本研究中,学习环境的研究范围被限定在学校教育范围,主要探讨在学校教育的时空领域,各种支持并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优化的文化因素。
其他文献
华能沁北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是我国首台国产化超临界机组。其炉膛水冷壁采用日立-巴布科克公司的布置方式和结构形式。安装锅炉螺旋水冷壁时,采用新工艺,设置了悬吊
2005年春节,湖南电网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冰灾,多条500 kV及以下线路出现冰闪跳闸,倒塔断线,电网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通过对这次冰灾特点的论述和对冰灾成因的
为适应深圳电网用电昼夜差别极大的特点,深圳福华德发电有限公司的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汽轮机组需快速启动、停机,带满负荷,以保证电网对负荷的要求.在汽轮机组首次冲转试验中,